——工商管理学院杨建锋教授团队在组织行为与管理心理学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随着数字经济深度渗透,工商管理领域正面临从“经验驱动” 向“科学实证”的转型压力。与此同时,脑科学技术近年出现跨越式发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EEG)、经颅磁刺激(TMS)等设备能够精准监测大脑活动,为揭示人类认知、情绪与行为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工商管理学院杨建峰教授团队积极尝试破解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前沿实践脱节、科研创新同质化的困境,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与学科发展趋势,设立“管理科学+脑科学”实验室,为学院推动教学科研双升级奠定基础。
双城运营:打造交叉学科实验室
2023年,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杨建锋教授牵头组建了江西财经大学脑科学与商业智能决策实验室。以该实验室成立为契机,团队紧扣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1269”行动计划战略需求,以破解产业链管理瓶颈、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构建特色鲜明的“管理科学+脑科学”交叉研究平台,为多学科协同创新搭建高效赋能载体。与此同时,实验室创新采用“南昌核心基地+深圳资源整合中心”双城运营模式,并与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脑创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起覆盖认知神经实验、行为动态观测、数据建模分析的全链条研究支撑体系。在团队的共同推动下,实验室主动打破学科壁垒,以工商管理学科为核心枢纽,联合法学院、会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校内院系专家力量,吸纳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领域内知名学者担任客座专家,并与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成功组建起跨专业、跨院校、跨业界的复合型研究团队。
科研育人:研究生培养成效显著
团队负责人杨建锋教授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始终秉持“科研育人”理念,以科研项目为核心载体构建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体系,形成“理论奠基—实践探索—成果转化”的闭环培养路径。在其系统性指导下,2025年,研究生谢鹏、吕欣、唐慧以核心合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多篇领域内权威期刊。在教学领域,杨建锋教授将前沿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及省级金课共2项,3次荣获江西财经大学“教学十佳”和“金牌讲师”称号。其主讲的公共选修课程《神经管理学研究专题》,通过优化“科研案例转化”“跨专业场景适配”等教学环节,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普适性与深度,为交叉学科类课程建设和人才培育进了卓为有效的探索。
聚焦前沿:团队科研成果丰硕
作为实验室的核心工作方向,自实验室成立以来便长期致力于将脑科学技术引入管理学院研究领域,同时聚焦管理心理学与神经管理学的前沿议题开展探索。近年来,以杨建锋教授为核心负责人的团队成员,已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近三年间,团队发表 CSSCI 及以上级别论文10余篇,科研成果丰硕。团队青年教师明晓东在科研领域表现突出,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意马有缰:正念减少不道德行为的理性 ——直觉双系统机制》进展顺利;同时,他以第一作者身份、杨建锋教授以通讯作者身份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Decreasing workplace unethical behavior through mindfulness》在管理学领域高水平FT50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发表,彰显了团队在该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此外,杨建锋教授于 2025 年再获科研突破,其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作场所多任务处理的维度结构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成功立项。该项目旨在进一步深化管理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为企业优化工作流程、提升组织效能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在工商管理领域向“科学实证”转型的大背景下,杨建锋教授团队以“管理科学+脑科学”为抓手,通过搭建双城运营的跨学科实验室、构建“科研育人”闭环培养体系、产出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有效破解了传统教学科研的痛点,打通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赋能的链路,为学科交叉创新与人才培育提供了鲜活范例。展望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管理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融合研究,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脑科学技术在企业管理场景中的落地应用,同时为工商管理领域输送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前沿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助力行业加速实现从“经验驱动”到“科学决策”的转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学科创新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图文/工商管理学院 编辑/付文禛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