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周冬华教授与其团队成员2019级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彭剑飞(现为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以及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胥文帅合作的研究成果《产品保险助推企业跨区域发展——基于异地子公司新设和撤并的证据》在权威A类期刊《经济学(季刊)》2025年第2期发表。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发展区域性特征仍然较为明显,企业跨地区经营受到严重阻碍,进而导致我国区域经济表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然而,由于存在信息劣势、消费者缺乏信任以及政府干预等诸多限制,跨地区发展导致企业面临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为了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往往通过建立异地子公司的方式来构建与异地市场稳定的商业关系,但这种建立方式只是将市场交易成本内部化,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内部管控成本。
为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加大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制约障碍,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2年3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旨在建设更加高效、公平、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通。因此,探寻更为有效的外部手段帮助我国企业突破跨地区的发展障碍,不仅在微观上对当下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在宏观上也是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既有研究来看,大量学者从制度、技术等宏观视角提出了跨区域发展的解决之道。然而,产品保险作为破除跨地区发展障碍的机制之一,近年来受到实务界的广泛讨论,学术界却对此缺乏相应的研究。
2015年3月3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原中国保监会三部委联合推出了首台(套)保险,将清洁高效发电、轨道交通等14个发展较为迫切的重大技术装备纳入保险试点范围。从保险的政策内容来看,首台(套)保险有助于企业获得政府支持,帮助企业突破市场分割障碍进入异地市场;另一方面,首台(套)保险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产品质量缺陷相关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打消了异地消费者对首台(套)产品的使用顾虑。因此,首台(套)保险对集团异地子公司具有替代性作用,企业集团因而有动机减少具有类似功能但却带来大量内部管控成本的异地子公司。这为厘清产品保险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以及保险业在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契机。
基于此,论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首台(套)保险对集团异地子公司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首台(套)保险显著抑制了集团异地子公司水平,具体表现为显著降低了销售宣传型异地子公司的新增数量,并主动撤销了更多的该类功能型异地子公司。此外,首台(套)保险能帮助企业克服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障碍,破除首台(套)产品异地市场的推广难题,从而促使企业集团减少具有类似功能的异地子公司。进一步地,首台(套)保险对异地子公司的替代性作用在营商环境较差、地区信任水平较低、自愿型投保及保险公司共同承保的样本中更为明显。最后,首台(套)保险促进更多的商品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自由流动,由此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延伸阅读】
《经济学(季刊)》创办于2001年,是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期刊,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是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公认的经济学顶级期刊,为我校核定的A类期刊之一。
(图文/会计学院 编辑/付文禛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