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刊登校党委书记刘耀彬理论文章《加快构建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文章指出,构建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使命。中国生态经济学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系统总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凝练本土经验,界定标识性概念,提炼原创性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知识体系,以提升中国在国际生态环境治理话语体系中的理论表达力与制度塑造力。
文章认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构建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夯实了“根”。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验证了“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核心理念;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全面推进,检验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理论主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范式;生态制度体系的系统创新,将“外部性内部化”原理转化为中国特色的治理实践,构建起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
文章强调,“两山”理念的践行铸就了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命题。践行“两山”理念,不仅将“自然”从劳动对象提升为价值源泉,为知识体系提供了学理支撑,更通过构建GEP核算、生态补偿、碳交易等机制,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拓展了理论内涵,破解了“增长——环境”悖论,并以“自然资本”等理念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规则,构建了中国的话语框架。
文章最后总结,构建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需要,也是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路径。面向未来,应坚持“两个结合”,持续深化本土经验总结、标识性概念界定、原创理论提炼和中国话语表达,不断提升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原创力、解释力和传播力,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图文/区域国别研究院 周正清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
文章全文链接如下:
手机版:https://mp.weixin.qq.com/s/D9CRxwFI3ia-zPQ-yQT42A
电脑版:https://epaper.csstoday.cn/epaper/read.do?m=i&iid=7221&eid=52684&sid=244947&idate=12_2025-10-13_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