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新闻中转

首页>>新闻中转>>新闻列表

江财学子返乡实践:以青春之名,担时代之责

​​  近日,设计与艺术学院2024级“优秀团干”李若涵的暑假返乡实践活动,通过亳州市委机关报《亳州晚报》《安徽青年网》与《今日头条》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她用50天的实际行动,在家乡安徽省涡阳县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赞歌,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李若涵作为音乐系241班的团支书,时刻谨记校团委、院团委的谆谆教导,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7月3日,她顾不上旅途奔波,一到家乡便直奔星园街道报到,随后被分配到五里湾社区,成为“乡村振兴”社调一组的成员。她每日与村干部走村串户,收集数据、了解村情户况,村民的需求和期望都被她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

  今年夏季当地遭遇数年一遇的干旱,农田干裂,庄稼岌岌可危。李若涵心急如焚,积极与村干部协作,多方奔走协调水利、农机和科技部门。她顶着烈日穿梭于田间地头,查看灌溉设施,帮助村民调试设备,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从未喊累。8月中旬,水果玉米、蔬菜和西瓜成熟,她又与村民一起采收,双手被玉米叶划破、皮肤被晒得黝黑也浑然不觉。同时,她发挥知识和资源优势,联系城里超市,为农产品建立购销关系,村民收入增加,纷纷称赞她是贴心人。

  五里湾社区9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池登科,是李若涵敬仰的英雄。今年5月4日,她特意从南昌买来“八一纪念章”,前往池爷爷家拜访,接受革命传统教育。8月1日是建军节,她再次来到池爷爷家中,带着水果、牛奶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与池爷爷一同学习。池爷爷讲述着自己从抗美援朝战场负伤,到回国治疗后又重返前线,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经历,语重心长地鼓励李若涵坚定信念。李若涵被深深打动,她表示会牢记教诲,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把革命传统传承下去

  暑假期间,星园街道匠育良才培训中心开办艺术培训班。李若涵凭借钢琴专业特长,义务担任辅导员。皖北盛夏酷热难耐,气温持续飙升至37度以上,但她不畏高温,每天坚持步行前往学校上课。有一次,途中遭遇雷阵大雨,她毫不犹豫地冒雨奔跑,到达学校时浑身湿透,却依然坚持上完了两节课。在长达20多天的培训中,她从未迟到早退,用耐心和爱心精心指导每一位学生。结业时,家长们纷纷拉着她的手道谢,培训机构拿出2000元酬金,被她婉言谢绝。

  社区为了表达对她的认可和赞扬,特意赠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百年名校育英才,老子故里展风采”。这面锦旗,是对李若涵同学暑假社会实践成果的最高评价和最好奖励,更是她青春风采的生动写照。

  李若涵此次返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被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也是设计与艺术学院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学院一直秉持“信敏廉毅”的校训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李若涵以青春为笔,以行动为墨,在家乡的热土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她的实践经历不仅为家乡带来了改变,也为学院学子树立了榜样。相信在学院的引领下,会有更多像李若涵这样的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青春和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暑假期间,李若涵同学不但锻炼提升了自己,而且以实际行动为百年江财增添了荣誉和光彩!

文/李泽龙  图/李若涵  编辑/朱旭鹭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