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11:11:16
来源:


【个人简介】杨泽霖,中共党员,会计学院2024级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以来学习成绩优异,博士课程平均分93.67。多篇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外权威期刊,主持省级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参与团队课题多项,并在多场学术研讨与论坛中进行汇报。研究方向聚焦公司财务、制度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以严谨踏实的科研态度赢得师生一致认可。
一、信而达理:
以真实为底色,以问题为牵引
进入博士阶段以来,杨泽霖始终坚持“研究从现实问题中来”的理念。他关注国家治理体系、制度改革、企业绿色发展等宏观主题,也关注信息披露、监管行为、投资者互动等微观机制,从政策报告、制度变化和企业行为中提炼问题。在导师的引导下,他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研究方法论:以制度变迁为背景,以企业行为为载体,以数据与逻辑为工具,以现实问题为目标。他时常说:“研究不仅是写论文,而是为正在发生的事情提供解释。”
这种扎根现实的问题意识,也成为他后续一系列研究成果的源头。

二、敏而好学:
从积累到突破,用证据构建解释体系
博士阶段课程紧凑而系统,他凭借扎实投入取得平均分93.67的成绩。在理论框架、研究范式与实证工具等方面快速成长。围绕绿色治理、市场监管、制度改革与企业行为等方向,他陆续形成多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多项成果发表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多篇工作论文也在持续推进。他曾多次参与校内外学术研讨并作报告,与不同高校的研究者就研究设计、实证逻辑与制度解释力展开讨论,在不断的反馈与打磨中深化研究思考。在反复迭代、推翻、重建的过程中,他从“完成论文”逐步走向“构建问题链条”,真正具备了独立开展完整研究的能力,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学术节奏与研究风格。

三、毅而弥坚:
在高压中沉稳前行,于挫折中汲取力量
博士阶段的压力从不轻松。他经历过模型无法收敛的焦虑、思路被推翻的失落、反复修改的疲惫,但也正是在这些反复打磨中,他逐渐建立起应对困难的特殊方式。在最忙的时候,他靠清单管理和严格作息稳住节奏;在最低落的时候,他通过运动和交流给自己松绑;在最难推进的时候,他强迫自己“哪怕只改一页,也比停下好”。面对复杂的研究任务,他选择拆小目标、设节奏、稳推进;面对挫折,他选择回到文献、回到逻辑、回到问题本身重新审视;面对压力,他选择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心和一步一步向前的力量。他明白,科研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只要方向不偏,每一次坚持,都会沉淀成未来的力量。这种在压力中前行、在坚持中成长的韧性,使他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稳,也更加坚定了继续深入研究的信念。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博士生,杨泽霖始终相信,学术之路的意义在于不断追问、持续探索与勇于直面真实。他希望未来继续深耕公司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围绕制度变迁与企业行为开展系统研究,把真实问题讲深,把中国特色讲透,把青年学者的担当写进时代的注脚。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是他对自己的期许;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是他对学术的承诺。
在未来的道路上,他将以长期主义的姿态,奔赴更广阔的学术远方。
(图文/杨泽霖 编辑/付文禛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