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刘守英教授应邀为我校2020年暑期干部培训班作题为“疫前及疫后中国经济形式分析”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副校长李春根主持。
刘守英教授的讲座共分为三大部分:一、中国经济奇迹的来源;二、经济转型始于疫前;三、疫后中国经济如何化危为安。刘守英从中国40年的高增长和结构转变、土地创造的经济奇迹、产品复杂度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角度阐明了中国经济奇迹的来源。刘守英指出,中国的经济正在减速,“以地谋发展”模式功能不再,效力衰竭,许多问题日益出现,疫情对产品空间影响体现在比较优势产品中核心产品出口同比不降反增,疫情对不同地区的冲击存在一定差异。面对经济下行的情况,刘守英还提出了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化危为安的可施行对策。刘守英教授结合自身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通过大量可视化的数据图表举例说明,纵横对比,为培训班学员阐述了“新冠疫情”前后中国经济的变化,使学员们就中国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形成现代化强国的复兴有了更深的理解。
李春根在主持时总结,刘守英教授以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做了一堂有高度、宽度、深度、效度和温度的讲座,给我们带来很有价值的思考和启示。希望全校教研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坚持从国情省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把论文写在祖国和赣鄱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研究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和江西优势。坚持深入调研,查实情、出实招、献箴言,使理论与政策研究有根有据,合情合理。
【延伸阅读】
刘守英,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经系与土地研究中心及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农村部副部长,国务院发展中心城乡统筹基础领域负责人。中央政治局31次集体学习土地问题讲解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合作的旗舰项目《中国:2030》以及《中国高效、包容、可持续城镇化》专题负责人。国土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人。其代表性论文有《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翻译著作主要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等。近年出版的有影响的土地专著有:《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直面中国土地问题》等。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曾对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及地方试验产生过重要影响。2016年下半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为土地制度与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城乡互动。
(文/赵旻 图/李军 编辑/姜莹 审核/阮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