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昌北片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暑期专题教学集体备课会举行。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我校校长卢福财、副校长邓辉出席会议。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邓文君,我校教务处处长廖国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始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成员刘晓泉、李德满、李凤凤、庄秋菊、熊小欣、胡军华、管辉、杨明娇,省教育厅社政处调研员于江滨,我校思政课对口支援学校南昌理工学院教师刘剑松、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席强伟参加备课会。会议由陈始发主持。
叶仁荪对我校在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给予的高度重视和与会教师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在听取了与会人员发言后,他指出,要通过坚持问题导向、专题化和团队教学模式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并对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叶仁荪强调,思政课专题教学要源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依靠主讲超越主讲。他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统筹好专题之间的关系,做好课程安排,注意专题之间的连接和立场观点。
卢福财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昌北片区部分高校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长期以来在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他指出,学校会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的要求团结好、组织好昌北片区的思政课教师,备好课、组织好教学工作。在听取了课程组对专题教学内容的介绍后,卢福财从专题设计、内容协同、互动环节、专题学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
邓辉认为,思政课的根本问题是解决思想根基问题,关键是回答好学生的小问题,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达到预期效果。
邓文君指出,在思政课专题教学的内容设计方面要避免章节之间的重复,课程组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廖国琼提出了充分运用好线上资源和网络教学的建议。陈始发从学院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依托“名师工作室”推进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主要解决的问题、集体备课成果运用的思考等四个方面作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备课总体情况介绍。
课程组成员刘晓泉、胡军华、杨明娇、熊小欣、李凤凤、管辉、李德满、庄秋菊分别从八个专题作了教学内容介绍。
与会人员对备课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文/姜莹 图/李军 审核/阮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