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张玉书教授主持的“图像隐私保护”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类(原优青)资助。该项目围绕数字经济时代日益凸显的图像隐私安全挑战,从数据层、内容层、特征层三个层级系统构建图像隐私保护技术体系,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视觉数据安全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此次获资助项目标志着江西财经大学在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交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深耕十年,构建图像隐私保护系统化解决方案
自2013年起,张玉书教授持续深耕图像隐私保护领域,首次提出了从数据层、内容层到特征层的多层次保护框架,实现了在保护隐私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图像可用性的双重目标。研究成果先后在USENIX Security、IEEET PAMI、IEEE TIFS、IEEETIP、IEEETDSC等国际顶会顶刊发表论文10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超1万次,H指数达61,18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出版Springer学术专著1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团队在该领域发表了4篇权威综述论文,其中3篇通讯作者论文发表于ACM Computing Surveys(影响因子:28.0),1篇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Tutorials(影响因子:46.7),系统梳理并引领了图像隐私保护领域的发展方向。
硕果累累,学术影响力获国际认可
张玉书教授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2022-2024年连续入选Research.com全球顶尖计算机科学家榜单,2021-2024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年入选ScholarGPS全球前0.05%高排名学者榜单。2024年,其团队在多媒体领域顶会ACMMM上发表的论文《Once-for-all: Efficient Visual Face Privacy Protection via Person-specific Veils》荣获Honourable Mention Award。
多元学术服务,推动学科发展
除了科研工作,张玉书教授还积极参与学术社区服务,现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专委、多媒体专委以及青年工作委员会专委,中国密码学会区块链专委,CSIG南昌会员活动中心秘书长。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 (CCFA)、Information Sciences、Signal Processing等多个国际SCI期刊副编辑,并担任《中国计算机科学评论》主编,《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应用科学学报》青年编委。
此次青年B类项目获资助,是对张玉书教授在图像隐私保护领域长期深耕的充分肯定,体现了江西财经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上的显著成效,是江西财经大学“敏毅学者”计划实施以来的阶段性重要成果。团队将继续深化图像隐私保护技术研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为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时代贡献力量。
(图文/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张玉书 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