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校长邓辉、副校长方玉明到科研处、成果转化中心开展调研指导工作。科研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科研处处长谌飞龙主持。
邓辉认真听取了科研处工作汇报,并对科研处未来发展提出重要指导意见,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服务学校“三大转型”目标,助力学校“三大转型”。他强调,要牢牢抓住核心指标,加快健全关键制度,深化分类管理,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保持政策取向宽严相济,有效保障科研需求,为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方玉明指出,科研工作要聚焦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申报;智库建设瞄准高端,服务一流学科;要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研项目规划、计划和策划能力建设;强化对外联络,科研处要与国家及省级科研管理部门建立紧密联系,为学院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完善科研平台体系,强化有组织科研发展。
谌飞龙就近期工作进行全面汇报,在国家及省级课题申报、科研成果奖励、横向课题管理办法修订以及有组织科研活动开展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果。随后,对科研处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将聚焦完善制度体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以及加强智库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吴丹波还就成果转化中心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
4月22日,校长邓辉、副校长李春根赴研究生院专题调研研究生教育工作。研究生院领导班子成员、教育督导组组长荣莉及全体工作人员参加调研座谈会。
邓辉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并就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六点指导意见。一是牢固树立办好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应始终聚精会神地办好研究生教育、坚定不移地统筹好“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之间的关系、始终以“两头在外、刀刃向内”的要求做好研究生工作。二是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从优质专业、优质生源、优质课程、优质导师、优质论文等方面抓好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引导文科专业脱虚向实,加速完成“三化改革”。三是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真搞研究,搞真研究,让研究生真正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四是持续深化研究生领域的国际合作。推进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网络。五是严格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质量监控体系、优化师生服务、优化财务保障、优化考核评价。六是不断加强研究生工作的数智化建设。努力解决管理难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邓辉校长特别部署两项重点工作:强化同等学力及驻外研究院质量监管,实施“本研贯通培养与差异化发展”并行的育人策略。邓辉要求工作人员要敢于“自我革命”、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向平庸主义做斗争,不断冲破发展桎梏。
李春根强调,研究生教育是推动学校“三大转型”的核心引擎,要求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双轮驱动,以“新定位、新作为”的崭新姿态,在招生选拔、培养过程、学位论文质量、本硕贯通培养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
研究生院院长罗世华以“三大转型研究筑基”为主题,系统汇报了近五年工作情况,并就未来重点工作提出规划。研究生教育督导组组长荣莉围绕“名校名师课程”实施效果,分析了教学深度与学生接受度的平衡问题,对培养方案修订、论文质量监控等环节提出建议。研究生院副院长熊凌云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角度,就基础设施完善、学术氛围营造、课程体系建设等提出改进方案。
4月23日上午,副校长李春根来到工商管理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科级以上干部参加调研座谈会。
李春根在听取汇报后指出,工商管理学院作为标杆学院,班子团结高效、党政配合紧密,工作有思路、有章法、有成效。希望学院持续坚定政治站位,扎实推进立德树人。要牢牢把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主基调,以正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主动扛起政治责任,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不断加快人才培养改革,加强毕业生就业保障,形成育人的良性循环;要全面履职尽责,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不懈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同时紧密结合国家和全省重要政策,推进科研成果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通过交流培训等方式主动走出去,强化学院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教职员工的胜任力,为学院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院长胡海波简要介绍了学院文化、组织架构等基本情况,详细汇报了学院近年来在专业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院党委书记贺三宝从党建业务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大力推进工商红党建“636工程”出发,详细汇报了学院党建思政工作。
(图文/各单位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