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0日,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的文明实践队伍在吉安四个镇、四个社区,共八个文明实践站开展折纸文艺文化教育、党史党课教育公开课以及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本次文明实践旨在从不同的角度为社区儿童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党史党课教育,提升小朋友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探索传统纸艺,感受文化之美
7月8日至9日,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小组在吉安市古南镇街道桃树下等八个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弘扬纸艺文化”的折纸手工课堂。以民族纸文化为底蕴,纸艺文化为特色,充分发挥纸艺文化的示范和发散作用,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底蕴并培养不畏艰难的精神。
在活动中,主讲的文明实践小组成员以亲自示范为主、PPT展示和互动为辅的讲授方式,和助教成员相互配合,向社区的小朋友们展开一堂又一堂生动有趣的折纸手工课。在实践组成员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解和带领下,社区的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参与,将一张张平整的彩纸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折纸造型。
在课堂的最后,实践组成员对小朋友们说道:“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能够让小朋友们体会到折纸的能量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也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人生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可以像完成一个折纸作品的方法一样,将困难也分步骤去克服,不再畏惧困难、敢于克服困难。”
强化理论宣讲,传递青年之声
从“伟大征程,美好与共”到“岁月静好,砥砺前行”,实践组前往北门街道螺湖社区。面对这些天真无邪的小朋友们,实践组用《金色的鱼钩》《朱德的扁担》等革命故事。接着,实践组用一个vlog向社区小朋友们全面展示了一个山区孩子上山放牛,割草种地的劳动场面,让小朋友们明白并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努力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齐,用丰厚的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为国家后续的发展带来可能,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
在开展理论宣讲和实地探访的同时,实践队成员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体总结的方式开展研学,深入永叔街道实践区,樟树镇等地开展访谈调研活动,围绕红色旅游发展、优秀党员事迹、党领导下社会变迁等主题,从理论到实践,深刻感受到中国大地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迁。
科普防溺知识,筑牢生命之基
热浪来袭,正值溺水的高发期。实践组在八个文明实践站开展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公开课。实践组成员从“防溺水的重要性”“防溺水的措施”“溺水的自救方法”“他人溺水”如何施救四个模块开展讲解,并以提问抢答有奖互动的方式加深小朋友们对防溺水的印象。
实践组成员在讲述的同时,用溺水的视频数据,让乡镇和社区的小朋友们能够亲眼看见溺水事件发生的状况,直接对应小朋友们的现实生活情景,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意识到溺水事件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接着实践组成员在讲解自救时,多次强调在不慎发生落水时冷静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救援。关于施救方式,主讲人热情地与小朋友们进行互动,询问他们的处理方法,并对正确回答给予肯定,通过鼓励的方式对小朋友们的处理方法进行修正,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向大家分享正确处理他人溺水的方法
此次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公开课,受到各地文明实践站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文明实践站负责人表示,本次公开课增强小朋友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小朋友们的人文素养和动手能力,同时展现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负责人提出希望今后能够与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社区文明建设和青少年成长做出贡献。(图文/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 吴咿蒙 陈欣佳 编辑/程秋月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