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上下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特殊时刻,教育部社科司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引起全国大学生的热议。3月10日下午,为进一步把高校思政课堂优势转化为防疫斗争力量,金融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召开关于“疫情思政大课”的线上专题讨论会,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舒前毅教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金融学院党委书记王琪、院长汪洋、副院长胡少勇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向同学们提出希望与建议。此次会议由副院长胡少勇主持。
下午两点,线上会议准时开始。学生党员们围绕“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课中四位教授的讲解,结合疫情防控以来的所见所闻所得展开热烈讨论。会议间里同学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他们从青年使命担当、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国家精神、人权意识等多个话题角度分享各自对这场疫情的看法与观看思政大课的感悟。在讨论中,同学们纷纷表达对抗疫一线人员的敬佩与关爱,表现出对此次抗疫取得最终胜利的坚定信心,同时表达了对我们党和国家强大指挥能力以及人民群众强大凝聚力的感慨。
马克思主义学院舒前毅老师在聆听完同学们的感想后表示赞同,并对同学们提出的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和疫情就业问题做出解答,他强调,目前国内部分大学生的缺失目标方向和理想追求是需要由思政课堂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于疫情就业,舒老师认为学生的就业不应该注重文凭而应该注重能力,文凭至上的思想是落伍的,作为新生代大学生,在大学求真学习,练就自身过硬的本领是关键中的关键。
王琪书记最后对本次在线思政大课学习讨论进行总结发言:这次疫情让我们上了一堂前所未有的思政教育课。从医务工作者到警察、军人再到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志愿者每个人都在这场疫情大考中用自己的努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是多么强大!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应当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自身奋斗谱写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大写青春。
后附部分同学的学习心得及讨论发言内容:
2017级金融学硕士李文鑫同学
“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更应该扎根中国大地,不负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不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用努力奋斗来壮大中国力量,努力建设属于我们的未来。”
2018级保险学硕士古梦溪同学
“对我而言,昨天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我们应该把灾难当成教材,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己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
2019级金融学硕士钟旭芳同学
“致敬所有还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抗“疫”战场上,这些白衣天使让我们感到安心。他们的默默坚守,为我们筑起了牢不可破的“生命防线”。希望他们在救治病人同时确保自身平安。同时也祝愿我们的祖国恢复到像以前一样阳光灿烂,繁荣富强。我相信,我们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6级金融学本科谢智敏同学
“人类一开始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随着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直至今日,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如果我们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不投入,自然将会给我们带来无形的惩罚,这便是自然规律,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呼吁禁食野生动物!”
2017级金融学本科王萍同学
“冯秀军教授所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即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传承“苟利国家,生死以之”的精神延续,身为当代大学生,我被此言论深深感动,作为一名防疫志愿者,我也深有感触,在防疫过程中看到了许多年轻的身影,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去为保卫国家,愿我自己能够在往后的岁月里成为一名有责任担当的大写的人。”
2018级金融学本科曹芸芸同学
“我们广大青年是在每一个新时代的传承人,就像当年在父辈庇护下的孩子,成了如今的主力军,曾经是你,现在是我,薪火相传,担当着每一代年轻人的时代责任。在这样的疫情之下,对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城市,对我们的国家都是一次大考,只有经得住考验,才能创造更大的时代价值,展现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更快的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文/金融学院 钟贞 王萍 编辑/于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