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学术江财

首页>>学术江财>>新闻列表

香樟经济学论坛第六分论坛:经济与技术创新

  511日下午,香樟经济学论坛第六分论坛于研究生综合大楼101教室召开,该分论坛的主题是“经济与技术创新”,由余永泽主持,北京大学郑世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孙甜、江西财经大学吴涛、中山大学吴文心和浙江工商大学谢杰主讲。

  北京大学郑世林分享的论文是《中国制造2025与企业技术创新》,论文的时政方面一是支持产业政策,设计良好的产业政策能够促进创新;二是反对产业政策,产业保护政策存在选择失误,会造成激励扭曲。该论文首次评估了“中国制造2025”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中国制造2025”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并未发现中国政府对制造2025重点行业领域进行了过多补贴,而融资机制和税费减少是“中国制造2025”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其评估结论有利于应对中美贸易战的职责。本文的政策背景是美国2010年的《美国制造振兴法案》、日本2015年的《机器人新战略》以及国内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其理论机制是政府补贴(激励效应与挤出效应争议)等,研究设计在方法上选取双重差分(DID),利用“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时间(2015年上半年)作为时间节点构造双重差分,对十大重点行业进行分析,利用2006-2018年上半年的中国A股2234家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构造企业技术创新影响计量模型,得出了基本结果,并对其潜在机制和稳健性进行分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孙甜分享《政策不确定性与区域技术创新—基于中国地级市官员变更的经验依据》。该文指出,中国政府官员的变更是政策不确定性重要的来源,存在“重基建,轻科技”的指出偏向。论文利用2000-2010年全国268个地级市专利授权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宏观层面讨论由官员变动引致的政策不确定性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其边际贡献包括:首先较早在地级市宏观层面探讨不确定性对区域的影响,进一步从官员变动是否预期以及地区市场化程度考察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调节效应,补充和完善现有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尝试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探讨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区域创新的渠道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增长而竞争导致区域创新能力不足的逻辑链条;最后,不仅区分市长和市委书记的异质性,而且从官员异质的视角发现了官员任职及学历优势对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调节作用。其理论分析在财政政策层面自然而然地表现为财政支出进一步偏向于在短期产生内容产生经济效益、彰显自身政绩的生产性投资,而忽略能够提升经济长期竞争力的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和不确定性大的创新性投资,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结果:地方领导人变更相比更有利,考虑政策不确定性的预期效应如党代会、临近退休或任期届满人员,得到结论:地方官员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市委书记由本地市长晋升以及官员变动可预期的情况可以有效降低政策不确定对区域创新的负面效应;在市场化进程不同区域的区域创新能力对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企业创新投资延迟是政策不确定性抑制区域创新的重要机制;基于官员的异质性视角考虑,官员的任期和学历优势发挥着调节作用。(文/经济学院  姚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