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香樟经济学论坛第二分论坛于研究生教学大楼Y102教室开展,主题为“教育、婚姻与家庭”,由新加坡国立大学黄炜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吴要武、中央财经大学崔颖、上海交通大学赵传敏、北京科技大学胡枫主讲。
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吴要武教授为同学们带来《睡前故事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儿童抗逆力的影响——来自随机实验的证据》的论文讲解。这篇论文主要由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和农村中小学生寄宿生人数比重大等现状引出农村寄宿制学校儿童非认知能力的核心组成——抗逆力的培养。关于本次论文分享,主要提出了以下问题:睡前故事的主要内容、形式有哪些以及老师同学由于样本少对实证结果提出的疑问。经过在座的老师同学讨论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并得出结论:合适的睡前故事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儿童抗逆力影响明显。
接下来是中央财经大学崔颖教授主讲分析的《教育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义务教育改革的断点回归》。该论文就教育影响财产性收入的研究匮乏、中国经济房产占比过高等展开,经过各位学者的分析讨论后,得出以下三点结论:户主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家庭参与正规金融资产投资的概率;男性受教育程度比女性的对家庭参与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大;且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收入效应和信息成本相关。
短暂的茶歇过后,上海交通大学赵传敏教授为在座同学带来的《Social networks and first-time internal migration in China: a spatialautoregressivemodel》论文交流分享。论文简单提出以下问题:一个人为什么会发生迁移、社交网络对迁移的影响、首次迁移和多次迁移的区别等等,其参考文献主要有《不同社会网络对迁移的影响》、《弱关系的影响》等。老师同学互动提问,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首次移民强关系作用比较大;多次移民弱关系作用更大;在教育和地区方面存在异质性。
最后北京科技大学胡枫教授分享讲解论文《The sins of the parents: Persistence of gender bias across generations and the gender gap inmathperformance》。这篇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班级同学父母的观念对个人的影响”。该论文就男生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女生这一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教学方面,女生平均高于男生的情况下男生表现力比女生强?论文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男生是否被认为更适合学习。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父辈观念会影响个人对学习看法,尤其是成绩方面;女生父辈影响更大;周围朋友越多的环境影响越大。(文/经济学院 李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