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8时,江西财经大学村长助理锦江服务团开始了锦江镇古镇旅游文化发展的调研活动。为了深入了解锦江镇旅游文化现状,促进当地历史文物的保护,旅游经济的发展,服务团成员们走访当地各个文物保护地并走进居民住户针对当地文化重地,向当地居民进行相关访谈。
文化底蕴深厚,还需保护发展。通过实地走访了部分的文物保护重地,二团成员们初步了解了锦江镇旅游文化现状。位于余江县二中的千年古槐树冠婷婷,旁边的一对石狮子饱经沧桑,与对面的一座民国时期的余江二中旧址遥相呼应,构成了一道“孔庙槐荫”的古朴风景线。孔庙槐荫承载着历史岁月,而雕梁画栋,装帧精美的古天主教堂也满盛文化交流的痕迹。随后二团成员们从一条布满传统手工艺人店的老街穿过,到达了锦江镇古县衙,但遗憾的是,由于保护力度不当等问题,现如今的古县衙只剩下了一些断壁残垣。锦江镇的古风古韵不仅仅是文物遗址,还有传统渡口捕鱼,箍桶、剪纸老手艺等特色,然而当二团到达锦江镇孟津门渡口时,广阔的渡口飘着两艘孤零零的渔船,据悉,自从这个地方进行了改造,捕鱼的人都去干别的了,这个特色也逐渐消失了。
锦江名胜古迹还有许多:柳祠桧色、玉真墨迹、果老丹池、市心塔影、山后书声、黎浦商帆等,并且当地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然而现在的保护力度不够,很多古物在岁月中逐渐消失,文化挖掘力度也有待加强。
通过二团成员们一路上访谈调查,收集到许多当地居民对待此次古镇旅游文化发展的想法。“我们镇是千年古镇,古衙门、千年古槐等这些文物点的传说故事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些好像都不是很了解,只有我们这些老人比较关心。”调查过程中,42岁的李女士感慨地说道,“近几年并没有什么游客来当地游览。”据了解,锦江镇的古街在三十年前是青石板路面,为方便车辆行驶,当地人把青石板路面改造成了水泥地路面,古街的历史韵味少了很多。在文革“破四旧”的运动中,也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被红卫兵破坏,十分令人惋惜。
古镇典朴需挖掘,江财学子在行动。此次调研活动结束,江财学子对当地古镇文化了解进一步加深。虽然目前文化旅游挖掘不够,十分令人惋惜,但锦江古镇文化自身的深厚内涵、当地居民的支持令每位同学都看到未来和希望。(图文/陈佳 编辑/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