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于11月24日—11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我校吴照云教授出席论坛大会并参加“中国管理50人论坛与青年学者对话交流会”,我校还有汪新艳教授、钟尉副教授、谌飞龙副教授、姜拾荣、张兵红二位博士、刘可、顾明蓉二位硕士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此次论坛主题为“多元包容——东方管理学新发展”,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高校学者、师生和企业高管代表共四百余人参会,就东方管理的理论进展、管理感悟和实践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东方管理学创始人苏东水教授致辞,高度肯定了东方管理学近年来的发展和成就,并对东方管理学的未来前景提出了期望。中共宝山区委书记汪泓、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房晓辉教授等作了主题报告。吴照云教授作为主旨演讲的主持人和点评专家,对与会的主题报告做出点评。与此同时,会议组织了“中国管理思想传承与弘扬”、“管理实践感悟”和“沪江论坛”等七个分会场的论坛交流。我校工商学院副教授钟尉老师汇报分享了论文《回归人性,回归个体,回归传统文化》,提出了中国管理理论创新途径;博士生张兵红汇报分享论文《老子之道对现代产业发展的启示》。
“中国管理50人论坛与青年学者对话交流”的主题是:“中国管理学者历史使命与责任。”参加对话的有七位资深专家,分别是北京大学何志毅、陈春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方华教授、浙江大学魏江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吴照云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新民教授、河北工业大学王云峰教授。会上他们就青年学者的关注的问题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吴照云教授就“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不被主流认可怎么办?”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回答了什么是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主流”如何理解?“认可”是什么意思?“认可”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特别指出了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把握方向,脚踏实地;挖掘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做好“盘点”工作;从产品营销的视角做好成果“营销”工作;国内各高校、期刊要有责任和担当,为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提供空间。
在回答了各位青年学者的提问后,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王方华教授要求每位教授归纳几句话。吴照云教授认为,这次对话是一次号召,这次对话是一次动员,这次对话是一次期盼。中国管理学者的使命与责任:扎根中国管理实践,贡献中国管理学者智慧。吴照云教授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图文/工商管理学院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