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财大人物】程淑珍:携创新与爱同行

   

    【人物简介】程淑珍,1964年生。会计学院博士、教授,会计系主任。第七届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级精品共享资源课(2015)和省级精品课程(2006)、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即MOOCS)、《会计学原理》课程负责人。曾获校十大“网络优秀教师”、“巾帼标兵”、“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曾获 “从教30年”荣誉证书、会计学原理“金牌主讲教师”荣誉,在2015年江西省会计专业水平评估中,她带领的会计学专业荣获第一名,近三年学生评教平均为92.44分。完成或立项教改课题3项,其中重点课题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

 

十年磨一剑,从教三十年,从讲师到教授的这一角色转化让程淑珍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对教学的创新和对学生们的爱。因此,她在会计教学改革和与学生互动的这方面注入了极大的心血,最终锻造出了两把“神兵”。

创新——教育之矛

“教书育人、以生为本,积极创新、与时俱进”,这是程淑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30年的感悟。在采访中,程淑珍提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渗透,教育领域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灌输性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教学理念,注重以生为本,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在2016年上半年,程淑珍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了一次教学创新——将一个行政班分为两个小班,再进一步分为小组,提高互动性,分组学习。她说:“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和老师们的关系很僵硬,一方输出,另一方输入,这与我们最初的教学目的相违背了。”,她打了个比方,“我们如今的学习好比是做一桌菜,做好一桌菜,买菜、洗菜、切菜、炒菜这一个个步骤都需要我和同学们一起完成,在这种体验中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程淑珍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角色互换”,大部分的内容交给学生们来完成——在课前自学并查找相关资料,自行整理的知识构架,并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顺序,到上课的时候,以小组的形式与大家分享。此外程淑珍也在实践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她引入案例教学,分组进行案例展示,小组成员必须全部参加,不得搭便车。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参与各类案例分析大赛的兴趣与能力。在此之前,程淑珍在这方面的创新已有不小的成果,在2014年,13会计3班学生肖雪、王辰璇、金若兰、冷欣四名同学在大一上会计学原理课程期间,参加了清华大学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作主办的“安永杯”东方智库全国商业案例分析大赛,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们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2016年她还指导了13注3的靳炜等四名同学参加“安永杯”东方智库全国商业案例分析大赛,荣获“一等奖”。

爱——教育之盾

提到对学生的关爱,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但程淑珍的方法却让人感到一丝惊讶,却又在意料之中。她说:“在许多小组上台展示时,我会经常对他们进一些干扰,例如,打断他们的发言,给他们造成一些思维上的‘断片’,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对自己的逻辑框架有足够清晰的轮廓,在我的干扰下,仍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人生技能,不仅仅是会计,今后所有的学习都会用到这一点。”在课后,她也常常会和同学们总结观点,提出一些关于修改方案的建议,“由于‘翻转课堂’所需要每个小组展示的时间较长,人数多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其他小组没有机会上场的情况,我就会压缩每个小组的展示时间,但有些小组就会抱怨,吐槽之类的。”程淑珍在采访中透露:“其实我是很支持学生向我提供意见的,毕竟在传统的教学中,师生的关系过于保守,所以我想在与学生的互动的这方面做出一系列的变动。”

谈及师生关系,程淑珍强调为人师表要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学生,教他们做人、做事、做学问。因此,有些学生喜欢亲切地唤她“珍姐”,也喜欢和她一起探讨学业难题和人生感悟。

有了对学生的爱作为坚实的基础,加上创新的力量,程淑珍以矛之力破教学之死板,凭盾之坚在这场教育改革战中前行,尽善尽美,弗求弗迪。(文/网通社  周星智 杨超男    编辑/陈启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