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赴乌鲁木齐暑期“三下乡”社会调研丝路传薪人二队前往乌鲁木齐海关驻车站办事处、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等地进行学习和调研,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最基本的作业流程、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等。
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出发前,调研队首先拨打了海关服务热线电话12360,希望能够通过工作人员咨询乌鲁木齐市海关的相关政策。电话很快就接通,热线客服细心谨慎地为调研队介绍最新的一带一路通关的相关政策,如“互联网+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等,同时队员们虚心向热线客服请教专业名词。
随后调研队进行笔记整理、开会讨论选择实地调研的具体地点和方案路线。
上午10时,调研队抵达位于乌市头屯河区的乌鲁木齐海关驻车站办事处。乌鲁木齐海关驻车站办事处是乌鲁木齐海关的派驻机构,主要负责办理乌鲁木齐海关开发区区属企业进口货物的通关手续;负责办理火车西站、东站联运中转及转关运输货物的海关手续;负责国际邮件中转中心进出境邮递物品的监管任务;负责业务协调、咨询、政务信息等管理工作。
向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由于来往业务正忙,办事处向调研队表示拒绝接受访问,同时指明可咨询单位——乌鲁木齐市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
于是,队员们前往乌鲁木齐市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站在门口,调研队员们心里既是期待,又是担忧。正当此时,一位将要外出办公的海关工作人员注意到我们,并询问我们的来意。经过队长的简单介绍之后,他表示欢迎我们来了解和学习海关相关知识。调研队顺利找到了监管中心的现场业务工作人员。
在调研海关形象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队员们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勇于担当,调研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
共商共建,走向共赢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欧班列已然成为国际物流路陆路交通运输骨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借助中欧班列市场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吸引人群,企业聚集成经济带,共商共建,走向共赢。
中欧班列西部通道主要经过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需要在乌鲁木齐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进行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工具的自由换装,同时海、陆、空、铁、邮货物均可自由拆箱和集拼作业。乌鲁木齐海关也借此创新海关多式联运监管模式,为其创新型海关形象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作为新型模式,难免存在缺陷。据调研队在乌鲁木齐市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了解到,中欧班列大部分存在达不到“五定”原则(定点、定时、定价、定车次、定线路),返程时空载率高、“清关”过程中换装难度大以及国内各地补贴不同造成货物流量不均衡等问题。
但是,相信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发展推动下,海关深化改革机制,办法总比问题多。中国海关负责任,办实事的形象将深入人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共商共建,走向共赢发挥重要影响。(文/国际经贸学院 刘心甜钟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