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樟树市人民法院特地召开座谈会。樟树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鹏、副院长白幸平、执一庭庭长谢辉、执二庭庭长朱志军等15名法院工作人员出席了此次会议,江财法学院党委书记贺三宝、分团委代书记李临彧及7名实践调研队成员积极参与了此次座谈。
首先,贺三宝书记代表江财法学院对樟树市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随之,他向与会人员简要介绍了江财法学院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江财法学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青年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时代号召,开拓务实,共建立41个检法实践教育基地,成功获批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特色法学专业荣誉称号,并于2018年法学一级学科评估中取得佳绩,成功设立江西省首个法学一级博士点,收获颇丰。“自2013年江财法学院与樟树市人民法院建立起实践基地合作以来,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交流,此次调研既是学习,也是回访。”贺书记真诚说到。紧接着,他向在座法院人员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员额制司法改革的成效与困难;法官案件终身制的影响;判决执行难问题的解决;法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樟树市作为先进工作单位的党建工作经验;做好一名好法官需要哪些要求。
就贺书记上述提及的问题,法院各工作人员依次作出了积极回答。执二庭庭长朱志军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判决执行难背后的原因:一是在法院办案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案件增多;二是第三方评估,信息录入方面工作量大;三是缺乏执行方面的立法和理论指导。刘鹏副院长补充了执行难的解决措施,目前其主要是上升为刑事案件、建立信用惩罚机制、运用技术手段强制执行。执一庭庭长谢辉以樟树市人民法院改革为例,提出司法改革的作用一是将法院门“关小了”,提高了对审判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二是承上启下,为以后司法走向专业化、精英化奠定基础。面对员额制司法改革中出现的难题,谢辉庭长提出要结合信息化建设,把握改革大方向,调整小细节。大桥法庭副厅长吴虎华就如何做好一名好法官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要有深厚的专业法律知识;其次要有人民情怀,维护人民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坚持公平正义;再次要有高超的审判技巧。民二庭助理审判员陈霜娜回顾了自己担任法官助理,从第一次判案的惶恐、摸索过程中的焦虑到熟练后的客观平静的心路历程,鼓励同学们要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发现问题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刑庭工作人员朱倩主要介绍了樟树市人民法院党组的工作经验。为了更好地开展扫黑除恶工作,院党组成立了专门的扫黑除恶小组,将方针高效地贯彻落实到实践中;每周每月每季作总结报告,吸取优秀经验,提出新的建议;多方式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扫黑除恶意识,扩大群众基础,提高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对于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选择与规划这一问题,法院工作人员积极建议,纷纷寄语。立案庭工作人员袁青青建议学生积累法学知识,通过司法考试,通过多方面了解或社会实践等方式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或就业方向;“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要努力追求,终点即是起点。”执三庭负责人周金文鼓励同学们奋发图强,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民事案件纠纷的解决;“耽误你的不是你的运气,而是你的犹豫。”民一庭助理审判员王丽娟鼓励同学们要吃得了苦,吃得了亏,踏踏实实,永不放弃,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技术室工作人员李海霞估计同学们珍惜时光,接触各方面的新知识,将自己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大桥法庭副庭长刘燕红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吃苦耐劳,忠于岗位保持良好心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广泛阅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中,法院人员对法学院学生提出的关于电子证据的认定与运用、执行难问题的解决措施、立案标准、调解程序、虚假诉讼等相关问题一一作出了仔细回答。刘鹏副院长特别提到,高校需要政治,也需要学术思想自由,法院也一样,要听取不同的声音,不能搞“一言堂”,要加强与社会、相关部门的交流联系,从而更好地解决纠纷。白幸平副院长总结到,司法改革从一开始的“良性违法”到现在的制度指导,是大势所趋。案件终身制只针对故意或重大过错案件,其目的在于提高法官审判的严肃性与谨慎性,但现实中较少出现此类追责情况。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好处在于量化制度标准,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法院庭审直播的常态化也在助力法院信息化建设。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法官,白副院长说到:“每一个法律人都会经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循环往复的认识实践过程,关键在于要在扎实基础的同时坚持对法律的信仰。”
法学院分团委代书记李临彧以共青团工作为基点,着重提到江财法学院的二阶段实习改革,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培养学生法律兴趣出发进而培养法律信仰。最后,贺三宝书记总结到,樟树市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现身说法,结合办案实务经验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建议;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与触动。“每个法律人心中都有一颗追求公平与真理的种子,在从迷茫、坚定到坚守的过程中,要用法律情怀用心灌溉,唯有如此,才能在法律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贺书记恳切说道。(文/法学院 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