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月11日上午,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科技支农服务队继续行走在瑞金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更加深入地了解“精准扶贫”项目在农村开展的的具体情况,感受着自由与光明的红色精神。
廖奶奶的咸鸭蛋——脱贫致富之路
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87岁的村民廖秀英祖籍广东,父母为国捐躯后,她成了抗日烈士的后代,从此她便扎根在了瑞金这片红色的土地。自幼家庭生活困难的廖秀英经常腌制咸鸭蛋卖给四邻八乡以补贴家用。渐渐地,廖秀英的咸鸭蛋就打出了品牌。
在服务队与廖奶奶的孙子张总的交流中,他们了解到:2015年12月,廖秀英动员村里一些贫困户一起成立了“廖秀英咸鸭蛋合作社”,合作社采取“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廖奶奶就这样搭乘上了电商平台的快车,在网站上卖起了自家的咸鸭蛋。
从张总的介绍中队员们得知壬田镇政府将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对象结对,给贫困户免费发放幼鸭苗让其养殖。一方面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拓宽致富路子,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合作社土鸭蛋货源问题。同时在实体经营门户中,合作社还提供了劳务就业机会,帮助贫困户在农闲时增加收入,实现更多村民的脱贫致富,为扶贫攻坚战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绿野轩带头实施精准扶贫——致富不忘众乡亲
在红军长征的起点,乡亲们用茶油炒菜送红军,战士们用茶油润枪支,在这个红色故都,茶油对于这里的人民似乎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2007年,一群心怀梦想的江西人民,来到了“红军林”的所在地——瑞金冈面,决心以生产出世界第一的茶油为己任,传递由两位共和国伟人所缘起的中国茶油发展之梦。
进入绿野轩,在公司张主任的带领下,服务队先后了解了绿野轩公司的来由历史、制油方法、发展模式等。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服务队了解到,绿野轩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互惠互利为宗旨,按照“四统一分” 标准经营,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肥料、统一提供技术、统一销售产品、农户分户管理。该模式解决了农民种植油茶资金短缺、技术缺乏等难题,真正带动了农户种植油茶的积极性,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与农民致富的双赢之路。
随后队伍一行人与公司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会,张主任说:“为拓宽贫困户劳动致富渠道,公司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雇请贫困人口劳动力,企业每年需要投入500多万的劳务支出,每年解决季节性劳工400余人。企业与农户之间同时也推行山林入股分红制,农户依靠山林投资可以每年分红得到相当可观的一笔收入,真正实现互惠互利。”
电子商务孵化园——致富创业新思路
瑞金市电子商务孵化园位于瑞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大道,集办公、培训、食宿、服务、产品展示、仓储物流等于一体,为互联网+创业就业者提供电商孵化平台。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该服务团的成员们首先参观了电子商务孵化园的培训中心。看着这里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俨然有序的教学方法,该服务团的成员们感慨十足。在当今“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各种科技日新月异,农村人民通过国家这种简单、直接帮扶政策,也能与时俱进、跟上潮流。
接下来服务团参观了一个淘实惠智慧商店,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一方面通过互联网连接农村小店,形成线上平台,线下连锁形式;通过电子货架扩展农村小店经营范围和商品品类;通过以县城为中心,串联农村小店的集合配送,在农村建立商品及服务销售网络。另一方面,为让农产品 “走出去”,淘实惠建立了一个县与县之间的农特产品一个交叉供应及采购平台,希望让地方特色农产品在不同地区农村之间的对流。
随后服务团来到了一个由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创办的“土八鲜”的公司。短短几十分钟的交流过程,服务团成员了解了他们的创业理念、运营模式等,并探讨了“互联网+”和产品销售的现状以及前景。交流过程中气氛融洽,成员们收获颇丰。
在瑞金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良好的红色传统文化让村民们的精神素养等都得到了提升和丰富,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让大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学习国家政策。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不仅加强了他们的实践意识,也为其日后之成长成才打下夯实的基础。(图文/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 梅瑾瑶 编辑/程志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