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专题报道

江财软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赴瑞金参观学习

瑞金是“瑞”气“金”城,而扬名天下则是她的红都生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共和国摇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为了全面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到来以及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7月10日,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科技支农服务队踏上了这片孕育了红色政权的土地,寻觅曾经燎原的星星之火,追思遗落在记忆深处的烈士英魂。

华屋--红军村旧貌换新颜

“2012年4月,当时的国家发改委杜鹰副主任来这边调研时当场承诺:‘我们要用八年的时间,来还欠下华屋八十年的债。’”瑞金市叶坪乡乡干部危媛媛这样说到。

 苏区革命时期,华屋村居住的家庭大多贫困。但流淌于骨子里的红色血液,让他们不顾贫困,为革命事业捐款捐物,青壮年劳动力也积极参加工农红军、投身革命事业。由于缺少人力物资,华屋村应此种下了贫困的种子。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帮扶下,华屋村改头换貌。随处可见的白砖青瓦的小别墅,环抱着青山绿水。回看伫立于原地的土坯房,新旧对比,华屋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前来参观的该队成员们感慨道:“正是有了先烈们如此的付出,才有了革命的胜利。这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更应珍惜。”

石径,木楼,土墙,红联。充满着红色革命历史气息的华屋土坯房,百年以来,虽然历经风雨飘摇,但还是能唤起对那段革命岁月的回忆。抚摸着当年华屋村人民在这里用过的古旧家具、水桶、睡过的木床,感受着这个远近闻名的红军烈士村的历史气息,更让队员们深刻意识到“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十七棵松树--追思烈士英魂

在华屋的后山,一棵棵苍翠挺拔的松树连成一片,仿佛向人诉说着红色岁月中的峥嵘往事。

“80多年前,17位华屋的青壮年男子,毅然地参加了红军。1934年,举世闻名的长征前夕,他们相邀到祠堂后山的蛤蟆岭上,每人栽下一棵松树,并约定革命成功后再一起回到家乡看看。在这一批英雄中,最小的参军人的年龄甚至达到了13岁。现如今,这些青松都长成了郁郁苍苍的参天大树,然而勇士们却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如今的松树林也被称作烈士林。”当地的党校老师身着红军服,包含着深情对该队成员说到。

青山依旧在,不见儿郎归。如今,这些松树已长得郁郁葱葱漫漫历史中,它们见证着中国革命的辉煌与曲折,同时也是华屋后人在艰苦岁月中顽强拼搏的不懈动力。为表思念,华屋后人便把这17棵松树作为烈士的化身,每逢清明过节便来到叩首祭拜,以寄托哀思。同时,华屋后人教育子子孙孙,要弘扬革命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将这片土地的红色意志,永远传承下去。

听完党课老师的介绍,该队成员不禁心生敬意,同时为这些英勇的革命先烈深深打动。随后,该队成员满怀崇高敬意向烈士们三鞠躬,表达后人对烈士英魂的追思。

九丰现代产业园--关注精准扶贫

在瑞金叶坪乡田坞九丰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中,一排排整体现代化蔬菜大棚,如景区般的设计打造及满园的蔬果飘香,让人流连忘返。

该队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一系列的先进的栽培技术——基因杂交,无土栽培以及天空基因突变栽培等,等蔬菜感受着科技为农业带来的变化。各式各样的南瓜、辣椒、西红柿,都让该队成员赞叹不已,纷纷感叹道:“科技改变世界”“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并且该服务团成员表示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为国家科技发展添砖添瓦。

如今,瑞金叶坪乡田坞九丰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不仅成为了国内第一大农业科技产地,而且还吸引了许多本地和外地游客来此参观,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精准扶贫”的实现,贡献了实质性力量。

回忆峥嵘岁月,曾经的华夏土地战火纷飞,无数烈士用鲜血染红了这片热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通过一下午的参观和学习,该队成员深深地感受到了红色历史带来的震撼。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铭记历史,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同时传承、发扬这种红色革命精神。(图文/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 梅瑾瑶    编辑/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