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近期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精准扶贫”成果录入工作,各基层单位进行了进村入户问卷调查。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传媒联盟国情社情观察团”来到江西省宜春市宜川县新庄镇下乡进行社会实践,并在当地基层进行扶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刻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为“扶贫攻坚”贡献了来自大学生的一份力量。
扶贫,不仅仅是帮助贫困人口过上吃饱住暖的生活,也是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这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也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此次,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传媒联盟国情社情观察团”的“三下乡”团队共计十四人来到新庄镇的万坊村,在村干部的引导和介绍下,对国家“精准扶贫”概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初步对扶贫工作的艰难之处有了一个预想。之后,村干部们给我们“三下乡”团队拿来村里七户建档立户的贫困户的档案资料和七份统一标准的“进村入户调查问卷”,在团队了解七户贫困户的大致情况后,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分成七个小队分别前往七户人家拜访并录入问卷。
问卷录入结束之后, “三下乡”团队十四人感触颇深。 “扶贫攻坚”中的“攻坚”并不是说说而已。当代大学生大多养尊处优,并不了解基层一些真正贫困的人生活是怎样的,对这个社会的认知还是很稚嫩的,而这次下乡实践,团队成员们真正接触到了这些底层最贫困的人,也跟他们有了一些互动,这对成员们的思想冲击还是有点大的。
总结起来,扶贫的工作艰难在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引导贫困户对主动脱贫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已录入的“进村入户调查问卷”中,有微妙的反应出一个问题,如果贫困户没有一个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一味 “等、靠、要”,对生活不积极,作风慵懒散漫,是不可能做到真正脱贫的。这也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需要村干部们去积极引导他们,加大教育力度。二是如何因人因地帮助一些贫困户实现一些产业上的转型。有一些贫困户,家里劳动力少,可能不适合耕地了,那乡镇如何帮助他们做一些产业,例如养殖场等不需要强劳动力的产业,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三是政府如何“出奇招”帮助一些贫困户实现自我价值。有一些贫困户可能自己都对生活很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或者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村干部们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从而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扶贫的确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一块奠基的基石,而农村基层地方暴露出来的问题又是如此多而矛盾,农村劳动力缺失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安全问题,新农村产业化转型的问题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当代大学生即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中流砥柱,也必须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们现在能做的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砥砺求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拓宽自己的思想维度,加深自己的认知深度,珍惜每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中收获到的心得结合起来,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下乡”实践已经进行了两天,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传媒联盟国情社情观察团”已经渐渐克服了刚下乡的各种不适,“三下乡”十四人小分队也将在接下来的两个礼拜,秉承本校“信敏廉毅”的校训, 继续弘扬和发展当代大学生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为祖国宏伟蓝图的建设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文/江财传媒联盟国情社情观察团 芦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