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经济学院赴江西省宁都县和石城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引领我院学子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经过前期周密的路线规划与合理的时间安排,经济学院暑期社会调查队在肖璐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为期四天的“三下乡”调研活动。从7月3日到7月6日,活动时间虽短但对于参与到活动中的同学们来说,这次调研活动收获的不仅是接人待物的实践技能,更有关于耐心与执着的青春记忆。
崛起广场前的合影拉开了此次调研活动的序幕,第一天在黄陂镇黄陂乡的调研可谓举步维艰,难以避免的语言障碍让同学们的首次调研活动进展缓慢,只能从当地老人们的只言片语中得到为数不多的信息。结束了三个小时的艰难调研,同天下午肖老师带着同学们马不停蹄的赶往小布镇。相比于黄陂,拥有相对发达经济的小布镇让同学们看到调研活动的曙光,双方有效的沟通交流加快了同学们调研的进程。
尽管有挫败,同学们依然元气满满的开启了第二天的调研。恰逢黄陂镇集市,同学们两两分组分散到人潮涌动的黄陂集市上,与街边贩卖农物的老人聊天,也不忽视街角商店的老板。尽管太阳火辣,调研小组同学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走街串巷,乐此不疲的穿行于各个商贩之间。得益于第一天的经验,同学们这一天的调研进展迅速。
不自觉中调研活动已经到了第三天,这次肖老师带领着同学们来到了琴江大畲村。大畲村以其丰饶的荷花资源吸引着来自各地的人们前去旅游参观,就是在这样怡人的风景中,同学们与热情淳朴的村民沟通交流,同学们细心询问,村民们耐心回答,其乐融融。不知觉中一上午过去,下午同学们转战横江镇,不同的乡镇,村民们却有着相同的亲切。村民热情邀请同学们去到他们家中,考虑到同学们的辛苦,有的村民直接拿起问卷勾填。是当地村民的和蔼亲切让原本辛苦的调研工作变的简单有趣。
第四天,素有“白莲之乡”谓称的石城成为了同学们的目的地。有了前几天的积累,调研活动变的游刃有余。穿行于相对繁华的街道,同学们不忽视任何一个符合条件的调研对象。烈日灼灼,同学们也不曾停止询问,脸颊晒的通红,可看着手中一份份完善的调查问卷,同学们心中就有了深深的满足感。
从宁都的黄陂镇、小布镇,再到后来的石城的琴江镇、横江镇,从一开始的羞涩畏缩到后来的游刃有余,同学们在一次次的调研过程中丰富着自己对社会状况的了解。在调研过程中,许多老人甚至把同学们当做倾诉的对象,原本无处排解的孤独苦闷也在沟通交流中得到了缓解。一次次对视一笔笔记录,满满的调查问卷是同学们四天调研努力的见证。
在调研过程中丰富充实自己,有质疑却仍坚持,满头汗水也不放弃,这是一段专属于青春的记忆。此次实地调研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从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同学们对社会的认知,加强经院学子们对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助力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学院致力与引导实现中国复兴梦创新实干型人才建设,塑造有能力、有才干的经院学子。(文/经济学院 郭伟玲 编辑/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