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专题报道

万校长的支教小学(系列一)

    ——江西财经大学暑期三下乡村长助理余江服务团支教纪实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民生问题,江西财经大学暑期三下乡村长助理余江服务团于7月7日抵达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春涛镇麻田村,在白塔河畔的留守儿童之家,以被孩子们亲切称为“校长”的万金龙同学为代表,25名支教队员们的扶贫支教梦想,正在留守儿童的心中扬起风帆。

遇见——成长的残缺

 麻田村是春涛镇最为贫困的村庄,因为农业用地缺乏、农产品类型单一、缺乏特色经济作物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的农业机械化率低下,单纯的农业生产难以满足需求,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挣钱养家糊口,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村子里有80%的家庭都是留守家庭。

 “小孙子学习成绩可好了,成绩总是班上前几名,跳舞画画都喜欢,我和他爷爷老了,种地也赚不到多少钱,他爸爸在外面打工,手有残疾一个月也只有1000多块钱,他妈妈嫌家里穷,在他两岁的时候离开了这个家。”一位麻田村的老奶奶在送小孙子来参加支教活动的时候跟支教队员们吐露了她的心声,不禁留下了眼泪。这个在麻田小学上二年级的邹向阳(化名)就是一名留守儿童,他的爸爸身患残疾只能在外打一些杂工,加上爷爷奶奶种几亩薄田的微薄收入撑起这个家,他和爷爷奶奶至今还居住在麻田村最偏僻的一处老房子里。邹向阳喜欢读书,他捧着从留守儿童之家借来的书籍,蹲在家中唯一不漏水的卧室里认真读了起来,“虽然我的家很穷,但是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在一起,我就很开心,我希望爸爸能多回来看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去看看更大的世界。”(文/余江服务团    编辑/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