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校友风采

首页>>师生校友风采>>新闻列表

严谨治学 勤奋耕耘――记博士生导师龚汝富教授

  在我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涌现出众多的优秀教师,他们爱生重教,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法学院龚汝富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名教师,他应当勤奋学习,与时俱进,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陶行之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
  对龚老师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学生们的介绍,他的博学获得了学生们的认可。在课堂上,他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原本枯燥无味的法制史课讲得生动活泼。龚老师是江西宜丰人。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并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现在就读于华东政法学院,继续攻读法律史博士学位。l998年9月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在同年担任《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2000年2月任我校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年被选为江西省青年骨干教师,硕士生导师;2002年10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遴选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自1996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史研究》、《文史知识》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有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摘报》、《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或摘录;获得江西省优秀社科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目前正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明清讼师秘本研究》。
  大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乃至校风。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积极探索创新,严谨治学,精心治教,这样才不愧为一名人民教师。在龚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一点。他深爱着这份伟大的事业,上课充满着激情,尽心尽力的将他的所学教给学生,对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总是认真分析,他的回答往往是独特而又一针见血,让人由衷折服。做为一名科研人员,他总是保持着一丝不苟的精神,严谨的学术作风。一位曾做过龚老师的教学科研助手的学生说:“在助手期间,与老师去得最多的地方莫过于省图书馆――熟识的人戏称老师去做‘淘金’……老师对待学术问题非常认真,即使是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核对,从他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做学问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
  “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苏霍姆林基也认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就是有爱心的老师。”而龚老师的是这样诠释老师的爱心的:“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学生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学生’‘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学生少了一分埋怨,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苛求,多了一分理解;少了一分指责,多了一分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他不是把学生当做纯粹的灌输知识的对象,更多的是把他们当作工作伙伴、朋友,和他们一起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他对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同学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勉励他们要有信心,发奋努力。在考研复习的日子里,龚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考研的同学无私的帮助和支持。而在专业课的复习上,老师又不厌其烦的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专门抽空对他们进行辅导,细心的讲解。正如他的一位学生所说:“龚老师无私的付出让我感动于心,铭刻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