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由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与江西财经大学联合发起的“薪火共益”政校育人专项计划全面启动。该计划联动全省7个设区市社会工作部,组织39名学生与21名专业教师组成实践团队,深入各地基层一线,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方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社会工作育人“新样板”。
多点联动,基层实践绘就育人底色
项目启动以来,各实践小组迅速深入实地,围绕社区治理、儿童教育、老年关怀、公共健康、志愿服务等重点议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基层实践。
萍乡组在安源区与湘东区等多点联动,聚焦“党建引领+志愿协同”基层治理模式。团队调研星星社工中心探索“低偿+公益”融合机制,深入江矿社区、北桥外社区等地开展暑期托管、义诊协助、环境整治、档案整理、夜间巡逻等服务,展现出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宜春组在袁州区昌黎社区调研新就业群体服务,走访三轮车司机群体并参与社区凉茶驿站、暑期课堂等项目,推动党建与专业服务融合;在宜丰县桂花社区,学生全程参与暑托班管理与个别辅导,用“助人自助”理念陪伴儿童成长;在崇文社区,学生通过“法治阳光 童心同行”“防溺水宣传”等活动参与社区治理,深入理解“网事360”网格化服务机制的闭环力量。
鹰潭组学生进市委社会工作部四科,协助“炊烟计划”项目实施,参与空巢老人心理干预、重大活动策划及居民意见反馈,强化专业能力与政策理解的双向提升。
南昌东湖区组参与社区义诊组织与居民调研,设计红色观影+老兵茶话会等创意活动;学生在一线体验社会组织运作,筹建居民志愿者队伍,为社会治理注入创新与活力。
贵溪江边社区组开展独居老人走访、烟雾报警器安装、防溺水宣传、党员大会组织等事务性与服务性工作,还接受相关专家的远程指导,优化项目方案文本,体现实践与科研的结合。
赣州崇义组则围绕“知行家”托育项目,服务0-3岁婴幼儿照护,并在下午转向学龄儿童辅导,体验基层托育与教育服务融合的实践路径。这份经验深刻诠释了“托育即公共服务”的现实意义。
此外,赣州、抚州、新余等地的实践小组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类主题实践与社区服务,大家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践行专业,让“薪火共益”在全省大地生动展开、星火燎原。
项目成效初显,师生协同共育专业人才
据悉,本次“薪火共益”专项计划各地实习点均安排对口教师与地方社工力量联合指导,采取“督导+协同+实操”三位一体机制,确保实习效果、成果提炼与学生成长同步推进。学生在短短数周内,已协助实施30余场次社区服务项目,并开展了典型案例的收集与课题的实地调研。
“社区是最好的课堂,人民是最真的教材。”这场覆盖广泛、组织严密的专项计划,既是一次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也是对全省基层治理机制的一次青春注脚。
展望未来,打造江西社工育人新高地
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与江西财经大学将持续深化政校协同机制,在“薪火共益”基础上,推动形成常态化、制度化、项目化的社会工作育人体系。未来,双方将围绕人才共育、机制共建、平台共享持续发力,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系统化的江西社会工作队伍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