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红歌相伴,不忘初心使命如山;四十年歌声嘹亮,传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1985年秋,江西财经大学党委首次组织师生以革命歌曲大合唱的形式纪念“一二·九”运动50周年,用歌声礼赞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从那一刻起,红歌在江财校园扎根,绵延传唱,成为传承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合唱活动正式更名为“一二·九”大合唱,曲目从单一的革命歌曲拓展为红色经典,表达形式日益多元化。四十年来,“红歌年年唱”已融入江财师生的精神血脉,成为校园文化的闪亮名片。嘹亮的歌声激励了一代代江财学子奋发进取,书写爱国报国的青春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上,全体江财师生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合力攻坚、图优图强,全心投入“开启三次创业,抢抓三化机遇,加快三个变革,推进三大转型”的学校改革大潮,全力吹响“重振雄风”的冲锋号角。四十年来,江西财经大学的“一二·九”红歌传唱活动从未中断,从简单的师生合唱逐渐发展为覆盖全校、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的文化盛典。每年9月,新生在军训场高唱《歌唱祖国》《团结就是力量》等经典红歌,用嘹亮的歌声开启大学生活。10月,各班级参加校歌红歌比赛,以整齐的队列和昂扬的姿态展示青春的风采。从10月底到12月,伴随着合唱艺术节暨“一二·九”大合唱活动的陆续展开,红歌之声在校园中回荡不息,最终在12月9日达到高潮。
四十年的传承,让红歌传唱成为江财校园最具吸引力的文化盛事,也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记忆。每一首红色经典都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每一段旋律都激荡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一是将红歌传唱与革命历史教育有机结合,铭记民族奋斗历程。在丰富的内容与创新的形式中,江财红歌传唱活动不仅延续了革命文化的光辉,更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红歌不仅是歌唱艺术,更是思想教育的桥梁。江财通过红歌传唱,将优秀的红色经典转化为对青年思想的启迪。在每年的合唱比赛上,红歌选曲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展现革命先烈的初心与使命,激励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参与者和观众在演唱与欣赏中共鸣于革命激情。在传唱中铭记历史,在歌声中凝聚力量,江财师生用实际行动续写红色记忆、践行时代使命。二是将红歌传唱与文化自信教育有机结合,展示民族精神风貌。红歌传唱不仅是文化传承,更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实践。优秀的传统红歌文化作品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升华,精神的传承,以其深刻、优雅、动人的文化语言,激发并滋养着学生的心灵。江西财经大学通过红歌传唱,挖掘传统精髓,激发了青年学子对传统的共鸣,对文化的共鸣,对精神的共鸣,让学生学会尊重国家历史、热爱中华文化,从而更加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深入解析红色经典作品的精神内核,让师生从歌声中领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欣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美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切实增强民族自豪。三是将红歌传唱与新时代精神传递有机结合,鼓舞青年投身伟大事业。红歌是文化的音符,是情感的寄托。江西财经大学积极探索红歌传唱活动的新形式与新内涵,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注入红色基因。四十年以来,“红歌年年唱”已成为江财人共同的文化烙印,振奋人心的红歌更是激励着一代代江财学子勤勉学业,报效祖国。通过传唱红歌,引导师生深入感悟时代价值,从歌曲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使师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得到提升,为一代代江财人都打上了红土地的烙印,注入了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
历经四十载时光洗礼,站在红歌传唱四十年的新起点,江西财经大学将继续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以弘扬民族精神为目标,将“一二·九”大合唱与“信敏廉毅”校训精神相融合,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在活动中融入家国情怀、创新精神,激励江财学子在新时代背景下汲取红色文化的精神养分,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未来,江财师生将以更加嘹亮的歌声铭记历史,用更加坚定的步伐书写百年名校的新辉煌。江财人将用青春之声唱响红色记忆,用奋斗之行践行时代担当,为学校开启“三次创业”、推进“三大转型”贡献青春力量,为实现江财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矢志奋斗、勇争一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文/校团委 编辑/雷伟杰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