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毛丹教授应邀来校作题为“劳务派遣员工与高校单位制改革”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蒋国河主持,人文学院师生踊跃参加。
讲座伊始,毛丹教授阐述了本论题提出的缘由,即从劳务派遣人员用工情况、行为模式的视角切入为高校的改革进展程度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毛教授指出,现如今高校把单位与工作组织两类要素进行拼接,并兼备二者的特征,既对单位有实质性的改革,又有一定的延续。毛丹教授称这种现象为“后单位现象”。这在用人制度上体现为:除了体制内员工的“单位人”以外,大量使用劳务派遣人员,即由事业编制外的员工来承担学校的科研、后勤、教学等工作的“市场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人员流动、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以最终激发竞争活力。现实结果与目标完全相反。劳务派遣人员存在劳动积极性不强、人员之间工作难以协调,甚至出现“模式化偷懒”的行为。劳务派遣员工市场化程度最高,反而不受效率原则的刺激和归束,逐渐选择“躺平”。毛教授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高校单位制改革形成的阶段性制度结构起了决定性作用。高校以前是纯单位性质的工作场所。高校改革使单位取向的制度和单纯工作组织取向的制度被拼接到一起,但在整合程度上又没有达到嵌入或植入的状态。这会很大程度上模糊单位员工的位置,使其同时具有市场劳动力和新单位人的双重身份。作为市场劳动力的首要身份,他们没有享受到同工同酬同权利;作为“单位人”次要身份,他们没有和其他员工一样得到完整的人事关系。这在制度上为就业者提供了两种“偷懒”的机会。第二,高校不同工作场所赋予了员工不同的职责,所以员工之间容易形成不同的群体。群体规范之间也有显著的区分。因此,高校很难实现统一、有效的规范和监管来约束员工的“偷懒行为”。第三,长期不同的规范产生劳务派遣人员与事业编制员工的交往区隔。他们各自适应自己的工作惯例,形成带有亚文化特征的小群体。进入群体的新人极易从“老人”的经验中习得两种“偷懒”文化模式。
接着,毛丹教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高校应改变单位取向机制和市场用工机制的简单拼接状态,在用工制度上作出更深层次和更大幅度的改革。高校应提供一块共生的土壤,保障工作公平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分类管理的通道,从制度上消除“偷懒”现象。
毛丹教授讲完之后,老师和学生们积极提问,毛丹教授一一进行了解答。在学术交流环节,大家畅所欲言,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最终,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图文/人文学院 编辑/曾药坤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