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等在江西宜春奉新西塔村并召开了2023年务虚会,研讨学院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谋划贯彻落实举措。参会教师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围绕推进“院办校”改革、开展有组织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做好国际化和社会服务工作等议题展开了讨论,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协调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会上,院长李民、院党委副书记肖勇、副院长李二永等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李民分享了有关教学、科研、就业、产教融合的经验和调研成果,提出了艺术学院教学成果奖励及资助方法、三个转型、顺应时代转变等问题。同时,他还提到了如何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建设落实好学院工作事项、团队遴选及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肖勇对此也作了交流发言,他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成长需求,加强学习能力交流。同时他也提到了美术专业人群过剩的问题,建议从就业出发调整培训计划,回归人才需求,加快数字化高质量人才培养转型。
李二永提出了教师需紧跟时代步伐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根据需求调整学生培养方案,加强与学生联系等问题,并提出了有组织的讨论和建议。韩玉澎老师着重根据调研结果谈到了教学科研成果和教学辅导奖的激励机制、音乐管弦类教师引进、团队教师工作室的反思讨论等议题。胡颖老师指出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并建议引入外界博士来提高学院专业创新总体能力。
当天,艺术学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学生工作专题研讨会。院党委书记胡文明,院长李民,院党委副书记肖勇,副院长黄志明、李二永以及部分教师代表等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由李民主持。
包礼祥教授针对学院的现状提出如何更高质量地发展这一问题,他认为要推进院办校改革,落实院办校,要努力做好专业学科建设,有组织地进行科研,全方位育人,发扬学院优势。学院应积极推进院办校改革,实现院系与学校的有机结合。他建议可以通过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优化管理体制、提升决策效能等方式来落实院办校,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确保教师具备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为学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李二永提出学院可以针对地方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取得系列成果,可以组织专业的团队进行地方文化遗产的调研工作。这些调研包括对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口头传统等方面的深入了解,通过调研明确地方文化遗产的特点、价值以及潜在的发展方向。他建议通过与当地的文化机构、博物馆、历史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挖掘、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遗产。通过合作与交流,学院可以借鉴其他机构的经验和资源,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创作水平。同时肖勇建议学院应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仅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最后,李民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他认为学院应致力于做好专业学科的建设,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优化课程设置,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整体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
(图文/艺术学院 郑艳萍 谭弘 编辑/夏蕾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