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开幕。我校各级党组织及师生热切关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主动关注“两会”动态,共享精彩“两会”时刻。广大师生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并通过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发布照片、发表感言,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热议“两会”精神,为全国“两会”点赞。
校党委书记卢福财:2022年,国家经济在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国内生产总值仍实现了较快增长,使大家倍感振奋,充满信心。江西财经大学全体师生一定坚定信心决心,保持发展定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开启高水平学术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人民满意、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过去五年工作以及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了今年工作重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核心要义融入课堂,积极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刻领会我们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成就的光辉历程,把握“两个确立”,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国际学院院长吕晓梅:过去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克服了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顺利的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目前,正信心百倍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作为一个高校工作者,我们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继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领会和贯彻“两会”精神,把高等学校的育才育人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明: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化调整后的崭新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奋进之年,全国“两会”的召开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在经济复苏之际,全国“两会”聚焦经济,提振经济信心释放民生红利,一系列中国经济政策的强信号在“两会”上释放,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各方力量,锚定新目标,迎着春光再出发!
统战部副部长饶开明:全国“两会”胜利开幕,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部署了今年各项工作,内容丰富、要求明确。作为一名高校统战工作者,我将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做到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和高水平学术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基层统战工作的实际行动,讲好统战故事,传播统战声音,展示统战形象、彰显统战力量,进一步凝心聚力,为“百年名校”献礼。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程艳:全国“两会”让人备受鼓舞。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的各环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更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韩加林: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夯实发展的人才基础。我们从中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我国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看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坚信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每一位高校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教育事业中国梦不懈努力,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统计学院团委书记陈曦:3月5日,我们期待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之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深入学习和领悟“两会”精神,用心用情用智慧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帮助学生了解“两会”精神的内涵和国家建设的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广大青年紧跟党走。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金融学院学工办副主任赵云飞: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勇毅前行,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十年的伟大成就给予我们无比的自信,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实现。新征程,新起点,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岗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法学院辅导员刘传杰:和煦的春风,轻抚着中华大地,举国上下正热切盼望着全国“两会”的到来。此次全国“两会”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召开,意义重大,必将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的新起点。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开启新征程、奋进新征程的号角。回望过去,虽历经磨练却成就非凡,我们举办冬奥会、建成天宫号空间站、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效、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得到巩固;展望未来,我们踌躇满志,让我们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李暄:2023年“两会”在和煦的春风中胜利开幕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的总结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发挥了极端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将坚持立德树人,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工作中,把党的政策讲给广大青年学子听,鼓励青年立大志、成大才,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征程。
生态文明研究院2022级国土资源与生态经济学专业曾宏琛:春回大地喜开颜,全国“两会”涨精神。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大家都对此次两会有着极大关注。作为生态文明研究院的一名青年学生,我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PM2.5浓度、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据比例、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等各项环境质量指数都有大幅度的改善,我看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进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了新成就,人居环境有了显著提高。相信亿万中华儿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2020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沈平: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全国两会的召开释放了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设定政策信号,推动人民民主法律保障的修订。这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更坚定了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我将以青春为笔,书写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新篇章。
(组稿/姜莹 审核/一审 王艳丽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