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袁小轩,女,国际学院国会193班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前三年加权成绩位列专业第一、年级第一,并保送硕士研究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用友奖(助)学金和学业之星、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曾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全国一等奖、江西省“赣江杯”口语竞赛一等奖、“外研社·国才杯”英语阅读比赛校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校级二等奖等诸多奖项。学术科研方面,主持参与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曾独立撰写一篇论文并在CPCI国际会议上交流。
打碎重组,突破自我
在国奖答辩时,袁小轩曾用“打碎”一词概括了过去的三年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她讲到,在一次“新生杯”英语演讲比赛中,尽管她认真准备,却止步于海选阶段。她表示当时非常沮丧失望,但她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认真练习口语发音、反复刷做英语各类真题、大量阅读各类英文刊物,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最终她打碎了英语薄弱的自己,在英语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大英赛C类全国一等奖、江西省“赣江杯”口语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在大学有很多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她很担心社恐胆怯的自己不够有勇气去尝试。于是,她积极参加学生部门、社团,参与各种团队竞赛和实践活动,使自己接触更多的优秀的人,在不断的交流与磨合中打碎了怯懦沉默的自己。不仅使自己克服了社恐,还在竞赛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古有言: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打碎”一词,不仅是她不囿于过去、勇往直前的决心,更是她极强自律性的生动诠释。坚定目标,将自律作为常态,突破自我的固有认知,主动跳出既定的舒适圈,打碎过去的自己,不断超越,去迎接更优秀的自己。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今年她以专业第一、年级第一的成绩成功获得保研的机会,她表示自己能够保研成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学校和学院的培养、老师的帮助、同学的鼓励以及诸多学长学姐的答疑解惑,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她说,自身的努力和幸运的加持让她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不是她足够用功和努力,如果没有准备充分,她是难以取得现有成绩的。
有备无患,忘战必危。要想去往更广阔的平台,想要推免到心仪的院校,她表示要积极利用好大学的寒暑假去提升自己的薄弱学科、去实习实践。在分享保研经验的时候,她很感激那个当初辛苦奋斗的自己。她认为,如果不是自己之前花下大量时间、精力去提高英语水平和专业学习成绩,如果没有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日子,就不会有如今的收获。
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时,她习惯于专注事情本身,通过多做事去分散注意,而不是一味沉迷在胡思乱想中不可自拔。遇到挑战时,她会提前规划、充分准备,拒绝让压力与焦虑支配自己,在学习方法上,袁小轩从不一味复刻别人,她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心之所向,一苇以航
查士德斐尔爵士说过:“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没有明确目标的人,犹如无舵之舟,只能在茫然中迷失自己,袁小轩如是说到。她明言,做事情要有目标,不可过泛,这也是她一贯的坚持。比如,当她下决心要参加六级考试时,她给自己定下600+的目标,不断刷题总结,最终得偿所愿。
她尤其指出,在明确自己心之所向后,要分辨对自己的目标有所裨益的事,将时间花在刀刃上,不要“假忙碌”。她很不赞成那些不知为何、漫无目的的“假积极假忙碌”,因为最终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筋疲力竭却毫无收获。
此外,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她说到:“正是因为在大英赛复赛时没有调整好心态,导致发挥失常,使自己与特等奖失之交臂。”由此可看出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路在脚下,应继续前行。在今后的前行道路上,菁菁学子都应当坚定信心、不念过往、砥砺前行,做自己的掌舵人!(图文/国际学院 席佳薇 编辑/徐淑婷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