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张昱嫄,女,江西新余人,金融学院金融187班学生,本科所有学年加权成绩91.95,列专业前10。在校期间连续三学年获得校级奖学金,多次荣获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现已被中国人民大学拟录取。
跳出舒适圈,在挑战中成长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张昱嫄的大学四年,是一个不断“折腾”自己的四年,她是一个总想跳出舒适圈的人。大一时,她定下保研的目标。在专业学习上,始终秉持着一以贯之的态度,时刻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稳扎稳打,而不是考前突击,她每学年专业排名均维持在专业前20;大二时,她开始尝试参加各类竞赛,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华创杯”调查分析大赛中均获得奖项;回忆起准备数模比赛的那段日子,她仍然记忆犹新,“为系统学习建模知识,暑期留校参加信管学院培训,每天早起搭乘校车前往麦庐校区开启一天的学习,傍晚再返回蛟桥。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建模与写作能力,而且加强了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大三时,她参与了一项校级课题并顺利结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四开始,她的名字也运地出现在推免名单之中。
绕坦途而行,在困难中前进
放弃保研资格,选择考研,这个决定让张昱嫄加入了考研百万大军之中,这也意味着她的大四将既充实又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性。她把自己的考研之旅比喻为一场“孤注一掷”的战斗,深知在这个战场上不乏努力的对手,但她坚信:科学的复习规划+持之以恒的毅力+对目标保持高度渴望=成功。备考期间,图书馆就是第二个家,每天早晨伴随着早八的开馆铃声踏入图书馆、晚上伴随着晚十的闭馆铃声结束一天的学习,在楼道里日复一日地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背诵专业课的场景历历在目;但是整个过程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目标院校很高带来的高风险也曾一度令她深陷自我怀疑的困境之中,如果失败了呢?她认为有效调节心态和压力的方式就是做计划,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踏实进行就会很有安全感。星光不负赶路人,最终,她得以圆梦中国人民大学。
在与张昱嫄交流中,她说道,“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灿灿亦漫漫。大学是人生中宝贵的四年,也是值得每一个人去奋斗的四年,虽然其中会有困难、会有不如意,但仍要保持初心,砥砺前行!”(文/金融学院 赵云飞 曹芸芸 编辑/肖星洋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