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李文华,女,2018级统计学院经济统计(数据工程方向)专业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排名第三,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习标兵”奖学金、企业奖助学金,多次获“优秀团员”称号。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江西省“华创杯”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省三等奖等奖项,成功完成多项学生课题及项目,也积极参与学生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生活中,积极丰富自我,提升技能水平,坚持阅读和运动的爱好。现已保送至暨南大学深造。
“当生活绊倒了你,翻个身也可以仰望星空。”
李文华很喜欢这句话。对她而言,在大学里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她的热情分享中,我们认识到一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的大学生。
心怀远方 无问风尘
大三在对自己的综合排名进行分析后,李文华意识到自己拥有保研的可能。“本来以为保研会很遥远,但现在既然有希望保研,为什么不去亲身尝试呢?”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便只顾风雨兼程。
“争取保研的那段时间是我二十年中最焦虑的时间,也是我人生中最成功的时间。”李文华在采访时感慨道。原本她是一个对保研一无所知的小白,但在坚定决心之后,开始了准备保研的漫漫长路。她不放过任何演讲,从已经保研的学长学姐那儿询问保研事宜,也不留下任何疑惑,向班主任咨询保研讯息。从四月份开始她便着手准备相关材料——教育经历、科研经历、获奖情况、实践活动、特长爱好,了解到保研需要参加相关学校的夏令营,她又迅速地在网络上查询理想院校的官网,收集夏令营的具体时间。同时,日复一日的面试演练,也让她能够流利地在面试时进行中、英文双语自我介绍。
这一路上充满美好的展望,同时也伴有不安的焦虑。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她越发地觉得自己可能无法成功。越是临近统考,悬着的心越是放不下,他人都在努力地准备考研,而自己为了保研的事已耽搁大部分时间,这让李文华十分焦虑:“感觉那段时间快没有学上了,但我还是要去调整心态,第二天早上感觉我又行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正如李文华所言,自己并非绝世天才,在困难面前也会有所动容,但心中的远方鼓舞着她一次次击败心魔,即使追梦路上满是风尘,理想之路的尽头依旧光明灿烂。也正是在日复一日奋斗与坚持下,李文华成功保研至暨南大学。
大学四年当中,李文华参加过许许多多的比赛,她热爱学术,潜心修学,一有学术比赛便积极参与。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在江西财经大学第十五届学生科研课题中,她的小组自主提出以主播效应为主要方向,研究网络直播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设计、发放并回收301份问卷,并对问卷进行大量数据处理。
在江西省第八届“华创杯”市场调查分析大赛中她们进行了数周的线下调研,分析并撰写报告共计13600字,最终荣获省三等奖。
光辉荣耀的背后满是心酸困苦。晚睡早起,早出晚归,李文华团队对待比赛毫不懈怠,坚持日复一日的高强度社会调研工作。即便在她们调研时,南昌的寒风锤打着疲惫的身躯,行人的漠然增加了调研的难度,但就像李文华所说的,仍有许多善良的人愿意接受她们的采访,填写她们的问卷。劳累一天后,她反而感激生活给她带来了重重挑战。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李文华坚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德艺双修 臻于至善
谈及四年的学习生活,李文华认为,学习应该成为一种日常习惯,不得一时兴起,也不可一蹴而就。要想考出好成绩,课上需不留任何疑问,课下应及时完成作业,在考试周复习重点,攻克难点。课程之外也要自主地多关注专业的相关问题,拓宽知识面。李文华还特别强调,英语对大学生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要重视英语口语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以使自己的未来多一种可能,为自己的生活添一份色彩。
李文华还表示,大学的生活并非只有学习,还可以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去体验不同的人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是她生活中的另一面,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有感悟,也会有感动。在敬老院,老人的孤独沧桑令人感慨,在学校里,孩子们的灿烂笑容温暖人心。李文华谈到,在志愿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各种碰壁,会遭受很多拒绝与猜疑,但终会遇到善良的人,奉献自己的一份温暖,把善行接续下去。“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志愿服务无疑带来了更多人生路上的惊喜,也激励着李文华努力奋斗,抵达梦想。
最后,李文华向学弟学妹们建言:未来的规划并不是能在某一个时间点突然做出的决定,而是在不断寻找自我的人生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正所谓涓滴细流日夜不息才得以汇成江河湖海,望学弟妹们砥砺前行,为校争光!”(文/统计学院 叶征凌 刘子墨 图/统计学院 编辑/易晓雨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