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百余名学者齐聚井冈山探讨新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

  7月3日至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江西财经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协办、人文学院承办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井冈山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省省委党校等30多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百余名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校长邓辉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主任、学部委员李培林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研究员,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蒋金法教授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我校人文学院院长尹忠海教授主持。

  邓辉指出,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美好日子里,我们齐聚井冈山,畅谈新发展理念与社会现代化别具时代意义。井冈山是学习党史,坚定信念、坚守理想的好地方,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典的重要讲话中向世界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而井冈山市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缩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典型案例。井冈山正在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把红色治理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是调查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的好地方。邓辉邀请学者们来江西调查之余,多到江西财经大学来分享成果,指导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

  李培林指出,江西是中央苏区的所在地,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井冈山召开此次以“新发展理念与中国现代化”为题的学术研讨会意义重大,这既是社会学界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活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一重大使命的社会实践。他指出,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特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下功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如何培育、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活力,如何凝聚亿万人民走向现代化的智慧和力量。

  陈光金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相聚井冈山,探讨“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是中国社会学全体学人在新时期的崇高使命与担当。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研究社会现代化的相关议题,是社会学研究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主题。要深入反思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模式框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化理论研究,要对社会结构现代化、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与等重大现实与理论命题开展深入探索,始终把学术研究高度聚焦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构建出大气磅礴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代化理论体系,并相信社会学界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现代化研究成果问世,为全面推动我国现代化伟大征程贡献中国社会学的智慧和力量。

  蒋金法指出,在全国上下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浓厚氛围中相约“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同探讨中国社会现代化理论和战略构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言献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社会学界的付出与努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界必须肩负的重要使命。此次会议汇聚了国内众多知名的社会学专家学者,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必将搭建更加广阔的理论探索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研讨会主旨发言分别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社科文献出版社原社长谢寿光研究员,我校人文学院陈家琪教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王春光研究员主持。

  陈光金作了题为“中国社会结构百年现代化变迁”的报告。

  吉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邴正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创新与发展”的报告。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及时代价值”的报告。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教授作了题为“新发展阶段中共同富裕道路面临的挑战及社会政策应对”的报告。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王春光研究员作了题为“外乡村振兴实践的漫谈”的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作了题为“在不确定性世界中寻找并创造确定性——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其应对方式”的报告。

  社科文献出版社原社长中国社会学学会秘书长谢寿光研究员作了题为“乡村振兴与乡村精英生产机制再造”的报告。

  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作了题为“新发展阶段的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李春玲研究员作了题为“教育发展的新征程:高质量的公平教育——解读五中全会建设教育强国远景目标”的报告。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作了题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角色定位:城乡社会学的视角”的报告。

  北京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熊跃根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基层治理:历史与现实的反思”的报告。

  我校人文学院副院长蒋国河教授作了题为“资本下乡与村企关系困局:社会学的经验分析”的报告。

  在全体会议后,本届论坛设立个平行分论坛和一个博硕士生论坛。分论坛一“新发展阶段的社会结构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中吴柏钧、刘威、冯小林、刘梅英、傅慧平、周勇、胡宜、林新、涂龙峰等学者作了报告。分论坛二“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樊平、杨发祥、熊文、赵春盛、唐斌、刘建、银平均、郭金丰、尹磊等学者作了报告。分论坛三“新发展阶段的老年、健康与社会工作”中汤泽群、吴、王峥、刘美丹、涂爱仙、张晟等学者作了报告。博硕士论坛中王如梦、张晓伟、匡浩宇、张馨芳、严碧荷、冯萨、陈佳、朱彤瑶等博硕士生作了报告。会议研讨气氛热烈,交流互动活动,深化了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的路径,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图文/人文学院  编辑/耿一博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