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建党百年千字文】建党百年庆典 “五心”闪耀世界

​      【编者按】7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现官网推出【建党百年千字文】,刊登我校师生的心得体会。

“初心”不改,使命不止

  在鸦片战争至解放战争之间的一百年里,中国人民迷茫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旧社会,迫切需要新思想、新组织引领救亡运动。这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建党百年,初心不改,使命不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此后3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又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最近40年的改革开放硕果,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核心”弥坚,领导有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大的制度优势。其领导核心弥坚,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就会发挥得越好。这种领导力量主要来源于:一是具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二是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三是能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四是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主动积极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

  正如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所言: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正是有中共这个坚强领导核心,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才能不断抵达新的高度;也只有中共才能真正凝聚和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美好明天。中共的领导是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要素,是中国政党制度取得成功的关键保障。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厚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国情和国家治理需要高度契合,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作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民盟对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光辉前景充满信心并将继续弘扬民盟优良传统,积极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

“民心”所向,江山稳固

  江山就是人民,民心就是政治,政治就是寻求最大公约数、维护最大同心圆。民心所向,江山稳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不能将亿万民心凝结成同心圆,就得发挥好统一战线这一法宝作用,在新时代更加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民同心则力同使。要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就必须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各条战线广泛凝心聚力,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而要达到凝心聚力的预期效果,就得践行好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正是依靠这一磅礴力量,我国取得抗疫大战胜利,建成世界一流的高速公路、铁路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正是在这一宗旨下,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近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信心”不懈,精神永存

  有信仰才有信心,有信心才能创造绩,有绩便会增强信心,并进一步巩固理想信念。这一良性循环已在华夏大地上创造了诸多奇迹,并将继续造福于中华儿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并能为上述良性循环提供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本就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共产党人带来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并进一步激活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正是依靠这一精神支柱,中共胸怀敢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英雄气概,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丰功伟绩,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诚心”相待,共赢同荣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洋溢着领导核心的自信、共产党人的自信和中国人民的自信,而且处处体现了和平、包容、至诚之心。中华民族几千年禀承着和平、和睦与和谐的理念,同时中国人民又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要不然,在我们这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风险高发期的大国,何以能成为一个几十年无战争的“全球最安全稳定繁荣的政治体”。

  我们爱好和平,但从不畏惧霸权。我们以史为鉴,爱好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但从不照搬照抄,绝不接受“教师爷”式颐指气使的说教。我们坚定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力促强国与强军相辅相成,勇于斗争、善于胜利,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矢志不渝地解决台湾问题,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进而不断推动构建新型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刘仁彪    编辑/毕俊如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