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学工部(处)召开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研讨会。工商管理学院高日光教授、占小军教授对目前拟定的分值比例及其评价体系中因子的选择及分值的赋予进行了学理性指导,学工部(处)相关工作人员参会研讨,研讨会由副部(处)长刘志蓉主持。
学工部(处)部长叶绍义介绍了学校建立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和目的。他强调,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旨在破除唯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导向,建立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引导本科生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大学生评优评先和各类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并作入团、入党、就业和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等工作的重要参考。
高日光教授认为,修订后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保证公平公正,保证真正优秀的学子可以通过这个体系遴选出来。同时,他还提出应在保证基础分的前提下进一步拉大各个考察因子的分值差别,使测评结果满足正态分布,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占小军教授认为,在修订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时要注重因子的选择,选取可以量化的因子进行比较,使抽象问题具象化。他还建议学工部(处)要赋予班主任(辅导员)一定的衡量尺度,增强班主任在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参与度。
学生工作部(处)高度重视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修订工作,先后前往会计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信息管理学院进行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调研,学生工作部(处)会将之前的调研结果与本次研讨会的修改意见进行结合,进一步完善打磨测评办法,以“综合评价”改革撬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图文/付泉 编辑/姜莹 范毅洲 审核/阮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