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
“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后1~2天内开始发病。传染性强,本病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人群普遍易感。流行快,可在幼儿园、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 。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疼痛,紧接着眼皮红肿、眼分泌物多、畏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3个环节。积极治疗“红眼病”患者,并进行适当隔离。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或幼儿园、学校、理发馆、浴室等公用物品要注意消毒(采用煮沸或消毒药械等方式)。“红眼病”流行期间,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勤洗手。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滴眼。平时注意用眼卫生,作息时间有规律,不熬夜,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治疗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到校医院就诊治疗,治疗要及时、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
“红眼病”可防可控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