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11月30日至12月6日,教育部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国部署开展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导全体江财师生“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法学院在校内外举办系列普法宣传活动。
召开本科学生习近平法治思想座谈会
法学院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本科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座谈会。座谈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郭海峰主持,党委副书记张毅,团委副书记李临彧及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
郭海峰带领大家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世界意义,并对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了要求:一是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和要义,要学懂弄通,将理论知识学习与法治实践结合起来,领会最前沿的法治思想;二是增强对中国法治建设的信心,增强对法学专业学习的信心,牢牢把握法科专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三是带着信仰去学习,学出志气,报效国家,要立志成为又红又专的新时代法治人才;四是深入实践去学,加大普法力度,加大实训力度,将第一课堂与第二、三课堂紧密结合;五是希望广大学子积极、努力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信仰坚定的法治人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郭海峰谈到,学院接下来还将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兴趣小组,由专业教师带领广大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张毅领学了全国依法治国会议精神,李临彧就下一阶段普法工作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兴趣小组的成立工作做了相关布置。
宪法晨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2月4日早晨,法学院举行国家宪法日晨读活动。
同学们的朗读声洪亮整齐,庄严肃穆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切实感受了宪法的庄严与神圣,条条法律准则在诵读声中深入学生心里。此外,同学们也探讨了宪法常识、分享了宪法故事,弘扬了宪法精神,深入理解了爱国守法的真正内涵,在此时宪法不再是书本中的条条框框,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当天日上午,法学院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第七届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网络直播。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的活动主题展开。荧屏中全体青少年精神饱满,情绪激昂,同学们大声跟随诵读,用心体会宪法的庄严与神圣。第五届“学宪法讲宪法”参赛选手们以少年热血颂宪法之美,热情高涨,用激情饱满的语言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关于宪法的故事,尽情阐释他们对宪法的理解。竞赛完毕以后,老师带领少年学生一同歌唱《宪法伴我们成长》,歌声嘹亮,声声入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教育部领导的讲话及最高检常务副检察长的法治课都让在场同学受益匪浅。
204班翁若瑄同学认为:“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仅要学法遵法守法用法,还要大力宣传法律知识,用法律约束我们的言行,用法律指导我们前行。法治文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从宪法出发,我们就会走上建设法治国家的大道;以宪法为基石,我们就能获得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蓬勃伟力。”
校园立体普法,构建和谐校园
12月3日,尚法协会举办“12.4国家宪法日”法律知识竞答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以线下摆点、面对面问答的形式开展。活动报名参加人数达到1600余人,范围涵盖全校。有助于广大江财学子更加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重视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
当日下午,法学院权益部联合其他三院联合承办的“防范网络诈骗”主题讲座在法学院模拟法庭召开,讲座特邀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周维德老师从法学专业的角度,结合生动的案例,重点介绍了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特点、传播途径等,多维度解析网络诈骗的套路和骗局;从学生的角度提出电信诈骗的防范措施和补救措施,还介绍了有关网络诈骗的法律规制,从而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提高警惕、识别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广大学子也也对层出不穷的各种形式的诈骗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网络诈骗的警惕性以及辨别能力,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
5日下午,法学院权益部联合其他九个学院就“校园贷”“网络诈骗”“家庭暴力”“网络违法”等主题在麦庐校区十二生肖广场及二食堂门口进行摆点活动,用游戏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参与的同时,获得维权知识,用案例呈现或答题的方式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维权的方式和途径,树立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开展法律庭辩,夯实专业素养
自十月以来,法学院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展了以“法辩青春”为主题的新生辩论赛。新生们积极参与,通过对一系列具有社会意义、法治意义的辩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理念。
高年级学生在模拟法庭活动中,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对经典案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模拟案件处理,解释法律规定,理清案情脉络,在角色扮演中达到法学理论的活学活用。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七届“学宪法讲宪法”赛事,推选2018级蔡越同学、2019级袁远卓参加了全省知识竞赛、演讲赛的选拔,学院专门指派宪法与行政法系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并全力做好各项赛事的后勤保障工作。
学院研究生辩论队也在校第十二届研究生辩论赛中一举夺魁,充分展示了法学学子的思辨意识。
开展法律援助,服务社会民众
12月4日下午,法学院翼天使公益研习社前往徐邓小学开展“法的阳光下”普法公益活动。
活动开始,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学唱《法制童谣》和《法律原则之歌》,将对小朋友来说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歌谣,在歌唱中了解法律小知识。“宪法至上重理性,法律原则须践行,维护合法权益,尊重每个主体......”未成年的普法,不仅仅是法律的教授,更加是宪法至上和权利主体意识的培养,这不仅是普法教育的基础,也是法治教育必不可缺的环节,是“国家宪法日”的意义所在。孩子们一字一句认真学唱,稚嫩的歌声充满了整个教室。
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讲述法制小故事。他们通过“姜肱大被”、“许武教弟”、“赵孝争死”、“诚实无价”这四个小故事,引发孩子们的思考,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朋友如果有人在学校外面拦住你要你给钱,如果不给钱就欺负你会怎么办?”面对志愿者们提出的问题,孩子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志愿工作者们告诉孩子,忍气吞声独自忍受是不可取的方法,我们应当要勇敢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同学们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培养法治素养。活动最后,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志愿者精心准备的口令动作中。本次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
12月5日上午,尚法协会联合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法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共同开展“法益人家”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普法志愿者们来到南昌市最大的农贸市场“沁园农贸市场”,开展宪法宣传和法律援助活动。活动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旨在宣传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促进宪法、法治观念进一步深入群众、深入民心。密集的人流量为本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通过法律知识演讲,分发宣传手册,法律知识有奖问答,解答群众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四项活动,群众进一步了解了法律基本常识,也对法学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给予了肯定。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离不开依宪治国。长期以来,法学院将“宪法宣传周”和“国家宪法日”作为普法宣传工作的重要窗口,致力于通过宪法和宪法精神的传播,引导广大江财师生凝聚宪法共识,培育法治意识。
法学院2020年“宪法宣传周”和“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载体,组织动员全院师生积极参与,形成辐射引导效应,努力打造全民宪法的“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法学院将持之以恒引导号召广大师生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中投身依法治国实践,致力于提高广大青年的法治意识,在校内外营造浓厚的学法、知法、懂法氛围,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文/法学院 李临彧 图/法学院 编辑/赵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