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框架论证会,会议邀请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黄河,我校科研处副处长王展祥担任论证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始发,副院长刘晓根、李德满及相关课题项目负责教师参加论证会。论证会由陈始发主持。
陈始发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学院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托,也是学科评估的重要考察指标,对提升学院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论证会是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是学院中、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增强国家级项目申报能力的重要平台,希望参会人员能够进一步吸收和消化两位专家学者的指导意见,以高标准和高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做好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会上,各项目负责人逐一介绍申报题目、研究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两位专家认真研读申报材料,详细听取各位项目负责人的汇报,逐一从标题、框架、内容、语言逻辑等方面给出具体修改意见。
祝黄河强调,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要有问题意识,申报选题的意义与价值、申报书的填写与框架设计、主持人的学力和知识结构、研究方法的适切性和科学性、文字表述的逻辑性和层次性都应该重点关注。要学会文明包容,用学理阐述政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讲清概念,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现实社会;要学会以小见大,以点扩面,聚焦当下热点时事,加深课题选题的深度和广度;要学会摆平心态,以“拿到”为原则,从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资源做好申报工作,切忌好高骛远。
王展祥在发言中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数量是衡量学院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了全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研任务,肩负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解释和研究工作,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申报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过程中,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概念理解,进一步提高申报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万宏辉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阮强 编辑/姜莹 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