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2日,江西财经大学迎新活动火热进行中,在麦庐园校区,各学院各部门安排有序、准备充分,摆点迎新。南北区中间的菊圃路,一条宽阔的交通大道,是迎新的重要场所,大部分新生就是在这里入校并进行后续流程。
担心——儿行千里,此昔告别
菊圃路将学校两个校区划分开,大多数新生由东至西到达,又向南北两边散去。很多学生进校报道后,家长们基本都留在菊圃路上,搬着行李还在话别的、焦急张望的、不停接着电话的、互相讨论关心了解的······初秋清凉,七月流火,迎新第一天是阴雨天气,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倾泻而下,为风尘仆仆的新生和家长罩上一层清凉,温暖的光照在每一个的脸上,反射出不同的心情。
“我们是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过来的,相隔一千多公里,孩子第一次到这么远的地方求学。”一位来自宁夏的学生家长和记者说道,家长表示对于孩子的大学之旅是忧心忡忡又充满期待的,特意提前到达南昌,了解城市风貌,参观滕王阁、还去感受了庐山风光,对此她耐心地谈到:“在江西感受到了深深的文化底蕴,这是一座将红色革命文化发扬传承得很好的城市。大好山河也是诗人的灵感源泉,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孩子在这里学习生活,我们感到很满意。”当记者继续问到送孩子上大学的感受时,家长的眉头突然皱了起来,声音哽咽,忍不住流泪:“我心里是非常担忧的,但看着她开始独立又是一件幸福的事,希望孩子能渐渐适应,我相信她一定可以做得很好的。”
宽心——循序渐进,上一课成长
经历了十余年的寒窗苦读,在一个逐渐成熟的年纪里,新生们迎来的是全新的生活。全新,却又陌生,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陌生的新同学和老师。学校的迎新活动对此也做了很多考虑。色彩鲜明的红色摆点帐篷和迎新标语,不仅为新生报到营造出热闹欢腾的气氛,也展现出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态度,学院的字眼会顿时让人产生归宿感,一行行迎新标语温暖人心;穿着志愿服穿梭在各大迎新点的志愿者们,不辞辛劳地帮新生搬运行李,为他们答疑解惑,一步步带领新生完成报到流程;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突发状况,设置了后勤服务部和医疗点。
“同学,欢迎来到江财,你是哪个学院的?”
“同学,迎新流程到了哪一步?”
“同学,新环境还适不适应,需要我带你熟悉校园吗?”
······
迎新志愿者大部分是大二的学生,一年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积累了许多经验,在面对新生时,仿佛又看到了昔日那个初来乍到的自己。
“我们的流程是签名并领取校园卡,然后扫描报到二维码,再关注学院公众号,领取新生指南,接着会有志愿者带着去寝室。”法学院迎新点的志愿者李艳巧向记者介绍到,“流程是很明晰的,为学弟学妹服务我也感到很开心,希望尽可能地帮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逐渐适应新环境。”
开心——拥抱新旅程
在南区北门的迎新点前,众多有家长陪伴的学生队伍里一位体育学院的新生带着行李独自在一旁等待。他衣着简单清爽,带着干净利落朝气蓬勃的运动气息,这是体育学院的一名新生,来自海南,今天是独自来报到的,正在等待学院的志愿者来接他。他语气轻快,笑着和记者说道:“一个人来也是一种锻炼,我很期待接下来的大学生活。”
而在北门的另一边,一对夫妇坐在角落里安静等待,时不时站起来询问张望,又低头看看手机。那位父亲和记者说他们来自河南,连夜坐车前来报道,今早八点钟到达南昌后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学校。他的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缓缓地谈到此刻的心情:“亲自送孩子上大学我们心里感到开心和骄傲,虽然不能进校,但热心的志愿者们会帮忙,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放心!”
一整天的气温忽高忽低,其间还下了一场小雨,像极了今天新生到校的心情,初入大学校园的期待、和父母离别的不舍、面对新环境的好奇。菊圃路上人流不息,有依依惜别、有温暖问候、有欢声笑语······就让那场清凉的雨洗去一路疲劳和忐忑不安,用一颗积极的心去迎接大学生活吧。“欢迎你!江财新生!”
(图文/大学生传媒联盟 王洁 编辑/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