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0 10:38:47
来源:

【编者按】近日,学校围绕中心工作,创新学习宣讲方式,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有组织、分领域开展了人才培养组、学科创新与科技服务组、师资队伍与国际化组、学科与学院建设组的理论联学活动,并聚焦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深入开展学习交流研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理论联学,更加深化了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认识理解,更加坚定了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展现更大作为的信心决心,更加明确了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人事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涂艳: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对于学校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和“三大转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联学深化了我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尤其认识到制度优势是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根本。结合刘耀彬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及“十五五”规划建议的解读,我深刻体会到人才工作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性。推进“双一流”建设与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核心在人才。人事处必须聚焦立德树人,主动对接国家与区域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引才育才机制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优化、近悦远来生态营造,全力支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学校冲击“双一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力支撑。
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叶绍义: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刘耀彬书记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了重点导学,相关职能部门结合自身业务作了精彩的发言。这种联学方式激发了大家的思维,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认识。我也深受启发,对全会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制定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五五”专项规划的目标、原则、具体举措、预期成效有了更清晰的框架和思路。我们要着力提升学生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努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要更加关注学生成长需求,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团委书记王昊: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中的使命,对于做好共青团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深刻认识到,必须将全会提出的重大部署和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中。共青团作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我们将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善于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大叙事,转化为青年学生可感可知的生动教材。“十五五”期间,校团委将持续深化思政引领,搭建“阶梯型”科创平台与“五育融合”实践载体,以青年成长赋能人才培养,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李洪义:通过理论联学,我深刻认识到要认清高校核心使命,认清学校核心任务,把握高校发展的历史方位,找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发力点。以学科建设为牵引,贯通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政策链融合发展,聚焦人才自主培养、聚焦科技自立自强、聚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推进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推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是我们新形势下的核心使命。国家有要求,学校有需求,部门有职责。我们将紧扣跻身世界“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这一核心任务,强化交叉学科建设,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提高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与精准度。
教务处处长万建香:本次联学,恰逢其时;靶向学习,深受启发。作为高校教务管理部门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融入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治理体系。要着力提升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课程思政和价值引领。同时,要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切实肩负起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我们将聚焦定位目标、规模质量、手段方法进行深度再思考,进一步完善学校“十五五”教育教学规划编制。
研究生院院长罗世华:通过联学,我深化了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关于“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战略定位,将制度自信转化为跨部门协作落实重点任务的实际行动。我校正处于争创一流的关键期,我们将以联学促共识、聚合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提升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我们将以此为指导,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治理水平,推动“双一流”建设关键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努力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科研处处长谌飞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本次联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战线和科研工作者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崇高历史使命。科研处将以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涵育科研报国文化,开创性开展工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高端成果,培育高素质人才。
招生就业处处长郭海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通过本次联学研讨,我深刻认识到,必须立足服务国家战略与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招生与就业工作。我们要准确把握当前形势,科学分析有利条件与面临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工作方法,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各环节,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打造高水平新文科与交叉学科,构建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终身职业发展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龚美君:这次理论联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如何将工作服务于“国之大者”,聚焦学校重点工作、找到标准和努力方向,从而增强了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学校国际化办学要以国家战略为牵引,在全球版图中找准学校发展方位、在教育对外开放中助推学校转型建设、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贡献江财力量,让国际合作真正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下一步,我们将精心谋划好“十五五”期间学校国际化办学专项规划,让国际交流合作的成果转化为可感知、可检验的办学成效。
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占小军:高层次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战略意义。本次联学进一步强化了我对人才工作政治方向与系统方法的理解。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校发展目标,将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展望“十五五”,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将紧扣学校“三大转型”战略,坚持“分类、动态、综合、高质量”原则,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倍增为目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机制,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育服务体系,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生态,为学校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黄先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为海外教育学院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海外教育学院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举措,进一步理顺和处理好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区域发展和行业特征的关系、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的关系,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为双轮驱动,做好来华质量认证和援外培训“后半篇文章”,助力学校三化建设,打造“留学江财”品牌,在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中贡献力量。
出国留学预备学院院长肖珑:作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平台,出国留学预备学院始终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为使命,与全会“通过教育开放促进制度创新、培育发展动能”的要求高度契合。全会强调的“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既明确了教育开放的战略方向,更为破解人才培养中标准衔接、资源整合等难题提供了关键路径,坚定了我们以开放育人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的信心。站在“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节点,学院将始终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开放育人为核心使命,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品牌特色彰显办学价值。聚焦培养“立足赣鄱、放眼全球”的国际化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与地方开放发展注入动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