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09:20:33
来源:融媒体投稿系统



11月15日,由江西财经大学主办、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三届“管理变革与企业可持续发展(MC&SD)”国际学术会议在麦庐校区举行。此次会议以“人工智能发展与企业持续创新”为主题,得到了北美案例研究协会(NACRA)、丹麦奥尔堡大学商学院、国际案例研究协会(ICRA)、江西省管理学会等联办单位的鼎力支持。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阙善栋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分类分层理论创新与精准施策研究团队首席专家、海南大学原副校长傅国华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商学院院长Yunzeng Wang教授,国际案例研究协会(ICRA)主席、加拿大阿尔戈马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院长William Wei教授,北美案例研究协会(NACRA)主席、加拿大麦科文大学商学院副院长Mike Annett,丹麦奥尔堡大学材料与制造系Brian Vejrum Waehrens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院管理系系主任Yong Lin,英国诺丁汉大学商学院Kim Hua Tan教授,韩国釜山大学商学院长聘教授Jian Mou,丹麦奥尔堡大学材料与制造系Yang Cheng副教授出席。来自北美、欧洲、亚洲等多个地区,涵盖管理、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多学科领域的近300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师生代表围绕本次大会主题开展主旨报告、国际案例论坛、案例企业圆桌论坛、英文论文专场、论文平行论坛等系列学术活动,深入探讨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动态,为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开幕致辞 热情洋溢

阙善栋在大会开幕致辞中分享了江西财经大学共筑开放协作的“学术共同体”、夯实立德树人的“人才新高地”、勇当服务发展的“创新策源地”的“三重愿景”,介绍了学校“三次创业”战略及工商管理学院在学科排名、案例研究、国际认证等方面的显著成果,表达了愿与各界专家学者、业界精英携手探索智能时代企业持续创新之道,以高水平研究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江财智慧与力量的期望。

William Wei代表ICRA祝贺大会召开,指出会议主题直指当前商学院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过度侧重理论建构、忽视现实问题回应”的现象,强调案例研究是连接管理理论与企业实践的核心桥梁,主张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案例互鉴推动管理理论创新。他同时肯定了江西财经大学在促进管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中发挥的作用,认可双方长期以来形成的坚实合作基础与丰硕成效,期待本次会议为全球管理领域的新发展带来新的观点和内容。

大会主席、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胡海波教授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 前沿视角


本次大会的主旨报告分别由Yunzeng Wang、Yang Cheng主持,来自全球高校的7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分享。

Mike Annett结合商学院的社会职责,阐述了案例研究在教育、学术与社区中的融合价值,指出案例研究兼具过程与成果属性及多元信息传递作用,提出未来需强化案例研究的学术严谨性、创新教学产品等发展方向,以提升案例研究的价值。

Brian Vejrum Wehrens基于丹麦产业循环转型的多领域实践案例与成熟度模型分析,揭示了政策引导、产业链协同与数字技术赋能的核心驱动机制,提出循环经济与工业4.0“双转型”的协同发展路径,为全球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Kim Hua Tan分析了传统新产品创新存在失败率高、流程复杂且耗费资源的痛点,提出了AI驱动的智能变革性创新框架,通过机会识别、技术整合、价值评估三阶段将普通商品与新技术结合转化为高价值产品,为企业提升创新可靠性与可扩展性提供了实践指引。

傅国华分析了产业从农业、工业向数业演进的逻辑与数业社会的核心特征,提出了数业管理的分类分层精准施策路径及“五理新论”,期待学界深化数业相关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推动管理理论与数业社会发展相适配。

陈劲在线上演讲中提出了涵盖环境预见能力、战略推演能力、组织储备能力三个维度的企业先导能力框架,并通过西门子、宇树科技、DeepSeek、字节跳动等案例佐证其实践价值,呼吁学界与企业共同深耕企业先导能力研究与推广,助力构建中国特色战略管理理论与自主知识体系。

Yong Lin分析了全球动荡背景下供应链面临的地缘政治、供需扰动等多重压力,提出AI驱动供应链创新的企业、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多层级视角,阐述了AI作为战略响应与创新驱动的双重作用及各层级演进路径,为构建自适应、有韧性的供应链生态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引。

Jian Mou结合其最新研究,分析了制造业中任务支持型与任务决策型两种AI工作场景对员工AI身份认同的影响,探讨了员工-AI任务适配的中介作用及员工工作经验的调节作用,发现任务决策型AI工作场景更能提升员工AI身份认同,为企业优化人机协作模式、推进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实证支撑。
案例专场 中西交流
会议围绕案例研究设置多场特色活动,包括案例研究专场、国际案例论坛等,全方位展现案例在管理变革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价值。


案例研究专场由高质量案例教学联盟主席周丽虹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企业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唱小溪围绕教育部重点课题“案例教学走入高校创就业教育之课题总体目标和预期成果”进行分享,强调建立“教学-实习-评估-认证”一体化流程;周丽虹分享了案例相关课题的实施计划和教师培训计划,鼓励建立“虚拟经验值”档案,打造“高校创就业团队-案例企业-高校毕业生”三位一体就业生态圈;William Wei以案例辩论赛为例,从全新视角拆解了案例教学的创新路径,强调案例教学的Discussion、Debate、Delivery,通过三者的有机串联让案例课堂更具趣味性与互动性。专场还进行了课题专家、课题基地证书的颁发。

国际案例论坛聚焦New Case中文案例专题研讨,由William Wei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研究员黄夏燕担任点评人,从案例内容、结构以及实践推广意义等方面对参评的10篇中英文案例进行探讨。

大会还设置了企业圆桌论坛,以“案例企业的需求及互动机制——优化案例研究新生态”为主题,邀请战略合作伙伴、案例企业代表和高校案例研究负责人,共同探讨案例开发如何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并宣布2026年行业经典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会议期间还揭晓了获得首届全球最佳案例品牌奖(BCBA)的企业名单,100+家企业获得提名,最终11家企业获奖。William Wei对评选标准和过程进行了介绍,阙善栋、Mike Annett共同为获奖企业代表颁奖。全球最佳案例品牌奖由国际案例研究协会(ICRA)与加中贸易理事会(CCBC)共同主办,旨在表彰企业在商业案例研究与案例教学中所做的突出贡献及具备的国际影响力。
论坛工坊 精彩纷呈


本次会议面向国内外征集学术论文,共收到投稿158篇。大会分设人工智能与管理变革前沿、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行为机制、人机协同与组织行为、生成式AI与消费者行为、企业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平台经济与商业模式创新、专精特新企业及企业持续创新、乡村旅游与文旅融合创新、组织行为与领导力演进、数字经济与区域发展政策、案例研究与本土管理实践等12场论文平行论坛。

延续往届会议做法,本届大会继续开展英文论文工作坊,由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文明教授主持。Yang Cheng介绍了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和Production Planning & Control的相关情况以及对发表英文论文的相关要求,并与Jian Mou作为点评嘉宾,对遴选出来的来自海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的三篇英文论文,从数智技术、理论背景与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并对论文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
大会闭幕 期待来年

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胡海胜教授主持大会闭幕式。大会表彰了经三轮专家匿名评审选出的16篇优秀论文(优秀率约10%)。


胡海波在大会总结时指出,本次大会特点鲜明。一是规模层次高,国际视野广,为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落地搭建桥梁,真正实现了全球智慧的跨界碰撞;二是议题覆盖全,实践导向强。会议议题从宏观趋势到微观实践,涉及诸多细分领域,全方位回应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需求;三是形式多样化,互动氛围浓。会议打破传统学术会议的单一形式,打造“沉浸式”交流场景,充分激发了参会者的思考热情,营造了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期待未来与海内外贤达继续以学术为桥、以创新为帆,携手贡献人工智能与企业持续创新领域的“中国方案”与“全球智慧”。
本次大会多角度展示和分享了业界在人工智能与企业持续创新发展领域的最新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为开创新时代企业数智化管理提供了独特视角。大会得到了《当代财经》《管理学报》《管理学刊》《江西社会科学》《科技进步与对策》《南开管理评论》等中文期刊的关注,Journal of Digital Economy、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等英文期刊以及爱墨瑞德(Emerald)、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新华社、江西教育电视台、江西新闻(江西日报)、今日头条、新浪、中国网等主流媒体、网站和新媒体对大会进行了报道。共有超过1.3万人次通过网络观看会议图片直播,相关新闻报道阅读量超25万人次。(图文/工商管理学院 编辑/巫欣妍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
最新推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