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09:01:59
来源:


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以下简称“挑战杯”)在南京大学圆满落幕,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共有1283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经过激烈的现场角逐,最终《“同”心共济,“生”命续航:“三献”工作高捐献率的路径探索——基于全国8省32市43县(区)的深度调研》(以下简称“同心共济”)荣获国家级特等奖,为我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首个特等奖;《引“智”助振兴: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监测及其阻断机制研究——基于江西省864个行政村的调查》(以下简称引“智”助振兴)斩获国家级二等奖;此外,我校还荣获国家级三等奖2项,再创历史新高,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出色的创新能力。


面对强劲对手,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各学院的有力支持,校团委的全程统筹与系统指导下,我校参赛团队紧扣数字经济、社会热点与志愿服务等交叉领域向深向实研究,充分发挥财经类高校学科优势,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了在应用实践与理论创新方面的双重突破。其中,基于覆盖全国8省32市的调研,“同心共济”团队精准定位捐献领域的三大核心挑战。团队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起“参与主体多元化、传播普及特色化、数智平台可视化、服务形式暖心化”的一般路径和“公益人才驱动、构建数据平台、暖心服务全流程”的具体路径,通过政企社三方联动,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三献”动员体系。引“智”助振兴团队基于对江西省864个行政村的调研,运用分位数回归法精准定位返贫致贫因子,进而提出“双轨”防控策略:政府层面构建动态预警监测网,村级层面落实分层分类帮扶机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精准政策建议。
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是我校长期以来坚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扎实推进“三全育人”改革的生动体现,也是校团委持续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成果,进一步印证了财经类高校在国家大型赛事中的发展潜力与独特优势。
一、凝心聚力,“全周期”竞赛布局
为系统推进“挑战杯”竞赛组织工作,学校高度重视、统筹部署,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多次召开竞赛启动会、周期复盘打磨会等专题会议,力促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浓厚氛围。校团委积极响应、提早谋划,围绕项目挖掘、项目梯队建设等关键环节系统布局,制定阶段性任务清单,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为夯实项目基础、建强参赛梯队,校团委构建“种子——育苗——拔尖”三级训练营培育体系,通过“种子”训练营早期发掘潜力项目,依托“育苗”“拔尖”阶段开展针对性打磨与提升,推动一批优质项目逐步成长为学校“挑战杯”竞赛的中坚力量,为后续赛事突破提供坚实储备、保障。赛后,校团委着力推动竞赛成果转化与典型选树,通过开展“与特等奖团队面对面”、编纂获奖团队访谈实录等,强化示范引领、成果撬动,助推形成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学生科研课题等为载体的校园创新培育新格局。截至目前,吸引来自各个学院的174支队伍报名参赛,已累计举办“挑战杯”竞赛打磨会16次,开展3轮线上考评与4轮线下答辩,累计参与人数1000余人。
二、多维赋能,“立体化”学术科创
为系统构建学生科创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校团委多措并举、分层推进。学期伊始,校团委即启动“春种计划”系列宣讲活动,围绕“挑战杯”等高水平赛事的参赛路径、评审流程与备赛要点开展多维宣讲,有效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与参赛热情。同时,校团委持续深化“学术节”“科创节”等校园品牌活动的育人功能,依托“双节”平台,推动21个学院开展5类、106个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与专题知识讲座,积极营造互学共进的校园创新文化,活动覆盖两万余人次。在服务支撑方面,联动互通、共同开发“学创通”一站式数字平台,使用人次达8000多次,平台累计浏览量超5.5万,实现学术资源的智能匹配与成长服务的线上集成,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学生科创实践。此外,通过常态化组织“校友返校分享交流”活动,邀请多位行业校友返校座谈,校团委充分激活并整合校友资源,拓宽学生创新视野,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三、体系深耕,“育英才”多措并举
校团委坚持以竞赛育人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英才培养”,依托“挑战杯”等大型赛事,引导更多学子投身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实践。自国赛决赛备赛以来,累计组织专题培训9次、模拟答辩2次、项目路演等8场系列活动,培训孵化总时长达40余小时,并特邀多位资深专家入校指导,全真模拟国赛评审环境,有效提升学生实战能力与心理素质。围绕“五育并举”育人目标,校团委持续完善第二课堂制度机制建设,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将竞赛成果科学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获奖项目及指导教师给予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通过设立专项竞赛奖励基金等举措,不断完善以制度激励创新、以成果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全面激发师生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竞争新局面。
展望未来,校团委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深化科教融合、赛教结合,着力构建具有江财特色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第十五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承办单位,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竞赛组织水平与育人实效。

下一步,校团委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的殷切嘱托,锚定“十五五”发展目标,持续发挥财经类高校的育人特色,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主动将青年期盼融入“十五五”规划实施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年于专业学习中“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实践锻炼中挺膺担当,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文/校团委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
最新推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