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08:47:34
来源:融媒体投稿系统

2025年11月1日,2025年全国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第十二届)在江西财经大学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江西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院承办,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互联网经济与产业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当代财经》杂志社协办。

本次论坛的学术交流包含主旨报告与专题汇报两部分。其中,专题汇报的30篇论文,是从(面向全国征集的近600篇投稿中,经多轮匿名评审与评议后精心遴选而出。
主旨报告环节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江西财经大学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院院长邹艳芬教授和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自力教授主持。北京理工大学科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王科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余泳泽教授,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级人才韩超教授,山东大学数字经济与平台竞争研究中心主任曲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级人才张杰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刘修岩教授分别发言。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春根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科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科教授分别致辞。数字经济学院院长何小钢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王科教授以“中国碳交易机制有效性再评估:减排激励和降本增效”为题。首次利用大样本企业数据检验碳市场的交易效果,为评估碳市场表现提供了新视角,揭示碳市场对边际减排成本降低的影响,拓展了对碳市场绩效的现有评估。

余泳泽教授以“人工智能与包容性发展”为题,提出在人工智能化时代要强化企业就业技能培训服务,行业共治反垄断;健全就业培训机制,全方位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构建就业友好型产业结构等方式,促进就业,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减少社会不平等。

韩超教授以“推进监管公平统一”为题,通过一个框架性理论模型,阐释了“监管公平”对资源优化配置影响的基本逻辑。实证探究了“监管公平”偏离的主要来源,表现以及产生动因,并量化了政策偏离“监管公平”的经济影响。

曲创教授以“平台内势力与‘内卷式’竞争”为题,探讨了平台内势力的内涵、来源和滥用平台内势力行为等方面,对平台内势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平台内势力的滥用与“内卷式”竞争,平台“内卷”别人的动机取决于其商业模式。

张杰教授以“当前中国创新创业领域的认知区域和突破方向”为题。针对创新创业能力存在差异这个问题,他提出可以从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跨区域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强化政策支持等角度解决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差异问题。

刘修岩教授以“技术集群结构与颠覆式创新:兼论关联性‘陷阱’的突破路径”为题,基于专利文本的跨期对比构造创新颠覆性指数,汇总形成地区(企业)层面颠覆式创新的指标,实证检验本地技术集群结构对于颠覆式创新的影响。
下午的5个分论坛研讨会同步进行。来自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等研究机构或高校的学者分别围绕创新驱动与治理效应、数据要素与企业创新协同、人工智能与组织韧性、供应链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与政策5大主题进行报告与讨论。会议期间,报告人深入展示研究成果,主持人和与会学者对每篇论文给出精彩点评,学术讨论交流氛围浓厚。

随着5个分论坛陆续结束,2025年全国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第十二届)研讨会圆满闭幕。
(图文/数字经济学院 编辑/肖凌静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
最新推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