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09:49:56
来源:融媒体投稿系统

10月24日至26日,全国学校急救教育技能展示活动京津冀邀请赛(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同期重要活动)在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急救教育领域的精英,江西财经大学作为江西省唯一受邀高校,派出体育学院严伟老师带领张宏伟、吴晨旭两位同学参赛,与来自全国10个省的27支队伍同台竞技。最终,江财学子凭借规范的操作、专业的素养赢得专家高度评价,荣获技能优异证书,在全国各地500余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专家及师生代表面前,充分展现了江财学子在急救教育领域的扎实功底与卓越风采。

赛场直击:规范操作彰显专业实力
本次邀请赛聚焦校园高频急救场景,精心设置了徒手心肺复苏、AED使用、前臂骨折包扎固定、头部止血包扎四大核心项目,全面考验参赛选手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赛场上,随着裁判宣读急救场景的语音落下,张宏伟、吴晨旭同学迅速进入“实战”状态。他们首先确认环境安全,以严谨的态度判断患者意识,为后续的急救操作做好准备。在实施心肺复苏时,两人动作标准、力度适中,每一次按压都精准有力,严格按照急救规范进行操作。熟练操作AED设备时,他们冷静沉着,迅速完成电极片粘贴、设备启动等一系列步骤,展现出对先进急救设备的熟练掌握。而在创伤包扎环节,他们更是动作流畅、配合默契,快速且高质量地完成了前臂骨折包扎固定和头部止血包扎任务,全程严格遵循急救规范,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专家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李津教授在赛后点评中给予高度评价:“学生急救基本功扎实,操作动作标准规范,关键步骤精准有效,真正达到了‘能救、会救、敢救’的目标,为校园急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李教授的评价不仅是对江财学子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江西财经大学急救教育成果的高度认可。

备赛背后:科技赋能与跨学科融合
为了备战此次赛事,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依托江西省红十字高校应急救护培训示范(江财)基地,积极探索创新,采用“科技+实践”模式,为学生的急救技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VR急救模拟系统、智能反馈设备等科技手段,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急救场景,在虚拟环境中反复练习,有效提升了应急反应能力和操作精准度。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急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学院联合VR学院、统计学院等跨学科学生团队,以大学生创新大赛项目为契机,共同探索急救技能的优化路径。不同学科的学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为急救技能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跨学科协作的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应急思维,提升了急救效率与效果。
参赛队员吴晨旭表示:“科技手段让我们更直观地掌握急救节奏,每一次在VR模拟系统中的练习都像是真实的急救场景,让我们能够更加熟练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而跨学科协作则拓宽了我们的应急思维,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交流和合作,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为解决急救难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在此次备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此前全省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中得到了验证,为本次参赛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成果:从校园服务到社会服务
作为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始终将急救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之中,积极推动急救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学校邀请省红十字会专家指导,依托红十字急救师资力量,常年在新生军训和校园日常活动中为广大师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心肺复苏、创伤包扎、AED使用等基本急救技能,以及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演示和现场指导等方式,让师生们深入了解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截至目前,已有大量师生通过考核并获得红十字“CPR +AED”技能证书,通过组织参加各类比赛,为学生们提供实践和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校园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2024年7月,体育学院与上饶市余干县梅港乡共建“急救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师生深入乡村开展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师生们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急救知识,手把手地教他们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这次活动,惠及村民千余人,提高了乡村地区的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此外,江财各大志愿服务团队在暑期三下乡等活动中,也积极将急救知识传递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急救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
基于扎实的急救教育工作,我校受邀参与了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急救设施设备配备规范》《学校急救教育培训及考核规范》和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校园应急救护能力评价指南》三项团体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贡献江财智慧。
公益行动:共筑校园安全防线
活动期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卫生健康处处长樊泽民在主旨讲话中,系统回顾了学校急救教育政策背景和试点工作进展,并明确了下一阶段核心任务。他强调了学校急救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加强学校急救教育是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构建安全校园的重要举措。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在致辞中强调了公益行动对提升高校师生急救素养的重要意义。他表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开展公益行动,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师生和社会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夏国明宣布全国高校急救教育普及推广公益行动(首期)正式启动,标志着校园急救教育普及工作迈入了新阶段。这一公益行动将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展培训、捐赠设备、组织活动等方式,推动高校急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江西财经大学作为重要参与单位,将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联合省红十字会等部门,继续发挥试点示范作用,通过“体救融合”等品牌项目,全力推动急救教育资源共享。学校将进一步扩大急救教育的覆盖范围,不仅在校园内开展急救培训,还将走进社区、企业、农村等,将急救知识带到更广阔的天地,为构建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此次邀请赛不仅是一次技能比拼,更是一场急救理念的普及盛会。江西财经大学扎实推进“体救融合”,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为构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校园安全文化贡献了江财智慧,也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财方案”。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支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天津教学服务中心协办。来自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专家及师生代表共计500余人参会,大家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和探讨校园急救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为校园急救教育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全国学校急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文/严伟 编辑/李学珍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
最新推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