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09:09:16
来源:


晨光微熹,江西财经大学“为民杯”师生校友联谊赛的围棋赛场内,黑白棋子交错间尽是博弈的张力。赛场一隅,一位头发微霜的老者正躬身收拾散落的棋子,指尖拂过棋盘时动作轻缓,仿佛在呵护一件珍贵的器物。他便是史为民,已经79岁高龄的他既是此次棋赛的参赛选手,更是江财荣获“鲁班奖”的标志性建筑图文信息楼的设计者。

史为民校友正在对弈(左一)
“就在学校蛟湖后面,那幢图文信息楼。”谈及亲手设计的建筑,史为民先生眼中泛起光亮。这栋始建于上个世纪的楼宇,历经数十载风雨仍适配现代教学需求,背后藏着他当年“建百年基业”的初心。“建房子和下围棋一样,不能只看眼前一步。”老先生笑着打比方,话语间满是通透,“弱电是建筑的‘神经’,网线、管线这些看不见的脉络,要铺得顺、走得通;强电便是‘肌肉’,供电、照明这些关键支撑,得配得匀、用得巧。神经与肌肉协调,房子才能立得稳、用得久。”
这番“建筑弈理”,恰是他棋局风格的写照。收拾完棋子,史为民重回赛场,执子落盘时从容不迫。面对对手的凌厉攻势,他不慌不忙地在边角布局,看似缓棋,实则早已为全局埋下伏笔。“下围棋讲究‘谋势不谋子’,建房子也是如此。”赛后他解释道,“当年设计时,既要考虑教室的采光通风,也要预留未来设备升级的空间;就像下棋时,既要守护己方阵地,也要预判对手的棋路。唯有把每一步都算在前面,才能走得长远。”
棋盘虽小,可映天地;楼宇无言,自有匠心。哪怕退休已久,仍热衷围棋与校园活动,史为民望向赛场外的教学楼,目光温柔。这栋楼是他给学校的礼物,而围棋也是他一生的爱好。看着自己设计的房子里走出一届届学生,在棋桌上与师生校友切磋交流,这种踏实感,比任何奖项都珍贵。此刻的江财校园,早已不只是史老先生挥洒数十年匠心的一方天地,更成了他那份对围棋历久弥新的热爱,静静沉淀、深深扎根的精神归处。

史为民校友荣获校友个人赛第八名(左二)
晨光渐盛,史为民老先生的身影再次融入赛场的热闹中。黑白棋子间,是他对围棋的热爱;一砖一瓦里,是他对匠心的坚守。方寸之间的博弈与坚守,恰是一位老者对生活、对事业最动人的诠释。
(图文/大学生通讯社记者团 高晨曦 王畅 编辑/范志宇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
最新推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