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09:32:21
来源:融媒体投稿系统
近日,社会与人文学院、财政税务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开展2026年度国家级课题申报动员活动,通过专题动员、经验分享、选题会诊等形式,为我校新一轮国家级课题申报蓄势赋能。
社会与人文学院:“六”星开题 示范引领
10月15日,社会与人文学院国家社科基金开题报告会在院楼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科研处处长谌飞龙教授到会指导,院长蒋国河教授进行开题总结,副院长陈文钢副教授主持会议。会上,江枰、彭树欣、谭小伟、熊健然、周梅芳、何蛟龙6位老师依次围绕各自立项课题进行开题展示,涵盖1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及2 项青年项目。2025年,社会与人文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居全校第一,本次会议的开展,不仅为教师深化学术研究、参与实践项目提供了正向激励,也为下一年度项目申报进行了积极动员,更推动了社会与人文学院在发展进程中获得新生动力。
财政税务学院:“数”说短板 精准发力
财税大楼205会议室座无虚席。科研副院长戴丽华教授以详实数据对比了我校各单位2025年度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国家自科项目的申报与立项情况,指出财政税务学院2026年具备申报资格的教师增至30 人,立项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她要求青年教师尤其是新引进博士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思考,提前谋划选题,力争在国家级项目上实现“量质双突破”。
区域国别研究院:“群”策群力 统一方向
区域国别研究院及院系科研骨干教师共计11人齐聚南区综合楼11楼第一会议室,共同为提升国家级课题申报质量谋划思路、凝聚共识。会议聚焦选题创新与内容优化两大核心。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必须坚决摒弃重复性研究,转向聚焦兼具学术前沿性与国家现实需求的领域。讨论环节,大家集思广益,对多个初步选题进行了逐一剖析与精准打磨,提出了具体中肯的修改建议,致力于让每个选题都能“小切口,深挖掘”,凸显研究价值。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充分吸收会议成果,精心打磨申报材料,力争在2026年国家级课题申报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推动我校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我校各单位国家级课题申报动员及论证活动正有序推进,彰显了我校科研工作的蓬勃生机。下一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将持续提供政策解读、申报答疑、论证辅导、标书预审等全链条服务,助力广大教师在高水平科研项目领域再创佳绩,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研动能。
(图文/各学院 编辑/顾咏春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