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财新闻

江财新闻

赣鄱之约:2025中美青年文化交流营绘就友谊与认知新画卷

2025-10-21 08:55:58

来源:融媒体投稿系统

​​​

  2025年6月24日至7月3日,由江西财经大学举办的“Discover Jiangxi:发现江西”——2025中美青年文化交流营在赣鄱大地圆满举行。来自25个国家的近百名青年代表齐聚于此,其中包含来自美国圣玛丽大学、杨百翰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高校的11名美方青年代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之间。”这场跨越山海的相聚,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成为认知重构与友谊滋长的生动实践。他们是中美友谊的建设者,今后也将成为促进两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力量。

初识江西:偏见消融见真章

  活动伊始,部分美方青年对中国的认知仍停留在碎片化信息的拼凑中。美国圣玛丽大学学生玛丽亚坦言,来中国前曾认为“中国不够友善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为帮助营员快速融入,活动举办方实施“伙伴计划”,安排中方青年志愿者与他们一对一结对。从机场初遇的温暖指引,到日程安排的细致讲解,以及旅途琐事的悉心帮助,志愿者的真诚如春风化雨,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令大家流连忘返,文化认知隔阂悄然消融。

沉浸体验:文化为媒结知音

  本次夏令营以文化为经纬,精心编织四大体验模块,让美方青年在知行合一中深化理解,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主题研讨聚焦时代议题,人工智能、高等教育、陶瓷传承等话题激发思维碰撞。尤其在景德镇陶瓷文化研讨中,美方青年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瓷艺赞叹不已。

  文化体验环节更显匠心。美方青年先后参与书法、太极、釉上彩绘、宜黄戏等非遗课程。书法课堂上,他们提笔挥毫感悟“道在笔端”;太极教学中,起手推掌体会“阴阳相济”;宜黄戏剧台上,他们穿上传统戏服,学习唱腔与身段,尽管语言不通,但眉目传情、手足达意,现场笑声连连。

  国情考察横跨南昌、抚州、景德镇、上饶四地,美方青年登滕王阁品“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诗意,访海昏侯国遗址探汉代文明密码,入李渡古窖闻千年酒香,至婺源篁岭见乡村振兴新貌。

  在采访中,连续两年参加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夏令营的布雷迪和艾米丽反复提到了活动最触动他们心灵的是“友谊与关系”。布雷迪谈到“我认为江西有家的感觉的一个原因是我的朋友在这里。我认为参加这个活动的人可以在这十天内交到100个来自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朋友​。

  “聚青年力量 架友谊之桥”中美青年联谊会成为中美友谊升温的关键节点。中外青年身着汉服,共同制作香囊、包饺子,同唱《茉莉花》与《You Raise Me Up》。大家还在移动KTV大巴上纵情欢歌,在破冰游戏中默契配合,正如《诗经》所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真挚情谊在文化共鸣中茁壮生长。

认知重塑:观念转变新愿景

  闭营之际,美方青年的认知已大为改观。玛丽亚在总结信中写道:“亲身经历让我明白,此前对中国的误解源于信息偏差。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社会充满活力,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得益彰,我将向亲友客观讲述中国故事,这次经历让我萌生想学习中文、再度造访中国、常来中国交流或未来与中国开展商业合作的想法。”

  所有美方营员在结营仪式上都给活动组织的老师与志愿者们写了一段话,表达了对能来参加这次活动的感谢。玛洛丽在信中提到:“这次活动让我与中国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得多,我们都希望再次回来。”在另一封信中她还提到:“在未来我想要从事与中美商业交流相关的行业。我想要协助建立起中美交流的桥梁。这次活动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甚至是我的人生。”

  美国圣玛丽大学带队老师乔纳森盛赞活动举办得很棒,并表示:“明年也请记住我们,因为我很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回来,并可能带来一个更大的团队。希望这并非我们见面的唯一一次,让我们保持联系。”

  而布雷迪则在信中许下为中美两个桥梁添砖加瓦的期许:“我想运用我所学的知识为建立中美沟通桥梁出一份力。我相信这能够使得世界变得更加安全美好。”

友谊长青:文化交流常态化

  此次交流营成功构建了可复制的国际青年交流模式,为中美民间交往注入了青春活力,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蓄积青年力量。江西财经大学将深化“Discover Jiangxi”品牌建设,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通过校友网络、数字交流等机制延续情谊,并探索更多前沿议题,推动交流走向纵深。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江西财经大学用一场夏令营证明:文化互鉴,始于青年;民心相通,成于行动。未来,这片红土地将继续以开放姿态,迎接更多国际友人共绘文明交融的壮美画卷。(图文/叶睿婧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