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江西财经大学全力推进中国宏观经济监测预测与政策评估分析平台(以下简称“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平台构建了涵盖贸易、财政、产业、货币与可持续发展等五大政策领域的分析模块,共同构筑起服务国家宏观经济治理的“数智工具箱”。本期介绍聚焦政策信号识别与传导效应评估的“货币政策分析模块”。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国内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如何精准把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科学评估政策效果和实施货币政策操作,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环节。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江西财经大学整合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金融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等多部门力量,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平台框架下,共同打造了“货币政策分析”模块。该模块致力于为我国宏观调控提供精准化、系统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决策支持。
该模块以数据解析与智慧量化为核心驱动,以现代货币理论为分析基础,紧密围绕国家金融强国建设需要,构建了一套集政策信号识别、传导路径追踪、多情景模拟与效应评估于一体的“数智化货币政策分析系统”,具备以下五大功能亮点:
政策信号解析 精准捕捉货币政策取向
模块通过集成央行公告、政策报告与市场解读等多源文本,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其进行识别与量化分析,实现对政策信号的智能识别与量化解析。系统可实时追踪政策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关键工具的调整动向,结合市场利率与流动性指标的变化,以动态可视化方式呈现政策取向的演变轨迹,为把握货币政策周期提供精准依据。
传导机制追踪 还原政策效应传递路径
模块采用向量自回归、局部投影等计量方法,构建货币政策冲击-响应模型,精准刻画货币政策操作向实体经济变量传导的强度、速度与结构。系统支持对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等主要传导路径的可视化呈现,揭示政策调整对产出、通胀、就业、投资等宏观变量的动态影响,助力决策者把握政策时滞与效力。
情景模拟推演 评估货币政策调控影响
模块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构建政策实验室,支持用户自定义利率、准备金率、结构性工具等参数,实现多政策方案的全景仿真。系统可输出不同情景下GDP、CPI、社会融资规模、消费、投资等关键指标的演化路径,并对政策外溢效应与潜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先试后行”的决策沙盘。
政策协同分析 优化宏观经济政策组合
模块突破单一政策分析框架,构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效应评估体系。通过多政策联动模型,系统可模拟不同政策组合对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与结构转型的复合影响,识别最优政策搭配方案,为增强宏观政策协调性提供量化依据。
系统集成赋能 服务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模块以“智能决策、持续赋能”为宗旨,面向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科研单位,提供从数据接入、模型计算到报告生成的一体化分析平台。系统具备模型自迭代与知识自演进能力,可随政策实践积累持续优化分析效能,为我国完善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助力。
本模块以“提升宏观调控效能”为目标导向。随着模型不断优化与大数据吞吐能力的增强,将有力支持复杂内外环境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决策,护航中国经济大盘稳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图文/金融学院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