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月2日上午学校举办校友值年返校联谊大会后,下午,各学院组织本院校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与校友们共叙师生情谊、共话学院发展。
财政税务学院1991级税务班毕业30周年返校座谈会在用友楼3407教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刘耀彬、党办校办主任柳晨,财政税务学院党委书记段远鸿、行政负责人舒成及学院原党委书记、91级班主任陈荣老师出席活动,与校友们亲切交流,共忆青春岁月,共话母校发展。刘耀彬欢迎校友们在国庆佳节荣归母校,并高度赞赏大家在各自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他向校友们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果与未来规划。他指出,学校正积极推进“数字江财”与“校外江财”建设,依托两大高端智库与四大研究院布局,强化统计学、应用经济学等学科建设,力争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实现学科实力与学校综合影响力的全面提升。他强调财税学院分立是为适应国家改革、强化特色所作的关键布局,学校将支持其重现辉煌,培养栋梁之才。班主任陈荣、班长熊惺、学习委员黄涛、91级优秀校友肖向莲等均就相关话题作了交流与分享。
据悉,为迎接91级税务、01级财政1、2、3班、11级财政1、2班及11级税务1、3班等8个班级,110余位校友荣归母校,财政税务学院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以“暖心、贴心、用心”为原则,全力保障值年返校活动温馨有序开展。一系列精细化、人性化的举措,让重逢的喜悦在熟悉而温暖的氛围中持续升温。
经济学院举办1991级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校友毕业30周年返校座谈会。校长邓辉应邀出席座谈会。学院院长张利国、党委书记邹春发、副院长曾永明,时任班主任蒋岩波与20位校友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远翠平主持。
会上,邓辉回忆起当年担任该系团支部书记时的往事,以及同窗师友的欢声笑语,随即与大家共同探讨人生阶段。邓辉指出,三十载奋斗,校友们已在各行各业硕果累累,可谓“人有所成”;而当此人生成熟之际,他更希望大家能追求“人有所安”的境界。他勉励大家在人生新航程上,不仅要做事业的成功者,更要做内心的修行者,共同书写从容厚重的人生下半场。邓辉还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就与未来愿景。他表示,学校将持续优化校友服务工作,希望广大校友继续关心支持母校发展,共同助力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
在师生共话交流环节,学院领导、班主任及校友们踊跃发言,交流从教体会或分享毕业三十年来的成长历程与人生感悟,校友们表达了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工商管理学院校友值年返校工作以“温情联结·共创未来”为主线,围绕“三个一”举措精心组织,特色鲜明。
一份精心准备的学院纪念品,包含融合学院标识与江财元素的专属徽章、内印校园风景与学院发展历程的纪念笔记本,于细节中彰显心意,有效增强了校友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场温馨深入的师生座谈会,91级工商管理专业校友、11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友荣归母校,李春根副校长、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等悉数到场,师生一同畅叙往昔情谊,院领导也向校友介绍学院最新发展,实现了情感共鸣与信息传递的双向互动。
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组织校友重返当年教室,在班主任主持下开展“青春不散场”等主题活动,通过老照片回顾、故事分享等环节,重温同窗岁月,搭建了校友与在校生交流的桥梁,生动体现了学院校友工作注重“共生共长”和情感联结的细腻匠心。本次值年返校活动通过这“三个一”的有机融合,成功强化了校友与学院之间的情感纽带,展现了工商管理学院校友工作的精细特色与人文关怀。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打造“家文化”的氛围欢迎各届校友返校。学院提前谋划,专人对接各返校班级。志愿者早早到达岗位,热情引导校友们于签名墙前签到,在镜头前留影,定格重逢的喜悦。签名墙前笑语不断,怀旧午餐重温当年滋味。午后,学院还协助2001级国贸6班校友开展班级活动,大家观看着饱含青春记忆的视频,畅谈别后岁月,视频中的每一帧都流转着熟悉的面孔,每一处都承载着青春的印记。相聚虽短,情谊绵长;师生共话,温暖如初。
会计学院组织1991级会计1班,2001注会5班、2011财务管理1班的校友在恒瑞报告厅举行座谈会。李春根副校长参加座谈会,会场氛围热烈。周冬华院长率先开启交流,话语间满是对校友们的关切与期许,校友们听得专注,不时点头回应。黄文德书记与大家分享,从学院发展到对校友们的祝福,字字恳切。席间,水果、饮品摆放整齐,校友们或回忆校园趣事,或畅谈如今的工作生活,欢声笑语不断,往昔同窗情谊在这温馨的氛围里,愈发醇厚绵长。随后的校友自由交流,让思想与回忆在轻松氛围中碰撞交融。
金融学院共组织了10个班级,150余名校友返校,他们或专程前来探望恩师,或携手旧友共话当年,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此次返校日不仅是同窗情谊的再凝聚,更是学院文化传承与校友网络建设的又一重要实践。据悉,为迎接校友们的归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校友返校工作团队,通过电话、微信和各类社交媒体与校友保持密切联系,积极组织开展各班班会、毕业照拍摄、校友捐赠等活动,力求将温情带给每一位“归家人”。未来,金融学院将持续完善校友交流平台,汇聚校友资源,共绘发展蓝图。
国际学院组织返校校友会在学院一楼会议室召开座谈,学院党委书记涂远武、党委副书记王明华与返校校友座谈,追忆青春岁月,共叙同窗情谊。涂远武代表学院对校友们的归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关切询问了大家的工作和生活近况。他表示,校友是学院的宝贵财富,学院始终关注校友们的发展,并欢迎他们常回母校看看,有任何需求都可以向学院寻求帮助。王明华向校友们介绍了近年来学院的发展变化,并感谢校友们对母校的关心与支持。此外,2011级国会1班还自发举办了主题班会。
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在荟庐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校友文化节返校校友座谈会,邀请2011级师生重聚,共忆青春、共商发展,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匡琳主持。
会上,院长白耀辉致欢迎辞并从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四维度介绍学院概况,展现学院新貌;校友代表熊礼豪分享创业打拼经历,表达对学院的感恩;教师代表汪彩霞欢迎校友返校,提议深化产学研融合等领域合作,构建“校友+学院”成长共同体;党委书记季小刚表示将加强校友联系,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此次座谈会不仅唤醒校友青春记忆,更搭建起校友与学院双向赋能的坚实桥梁。未来,学院将持续以校友文化为纽带,凝聚校友力量,推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续写校友情、师生情与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外国语学院迎来了2001级英语1班、2001级英语2班及2011级英语2班、日语1班等班级校友返校,校友们怀着对母校的深切眷恋与对青春的美好追忆,重聚英庐,共叙师生情谊,共话学院发展。院长万谊娜、党委书记鲁决斌,学院原院长、2001级英语1班班主任老师张曦凤等参加,活动氛围热烈而真挚。
万谊娜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祝贺,感谢校友们始终心系学院,分享学院新时代发展方向。希望大家为师弟师妹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
鲁决斌热烈欢迎校友们“回家””回新家”。他为校友们简要介绍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倾听校友们的往昔故事。校友们分享了毕业后在职场打拼、事业发展中的心得感悟。
此次校友返校活动,不仅让校友们重拾了校园记忆,更搭建起学院与校友间“双向奔赴”的沟通桥梁。未来,学院将持续加强校友联络工作,以更多元的形式凝聚校友力量,让“英庐情谊”成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设计与艺术学院的校友怀揣着对母校的无限热爱,用激昂的歌声向母校献礼。他们深情演绎《爱校志愿者之歌》《那些花儿》《朋友》等精彩的文艺节目,将炽热的赤子之心融入每一个音符,为校友会活动增添了一抹绚丽动人的青春色彩。校友们重回麦庐园校区萃庐和学生宿舍,在校园小径重拾青春记忆,共赴一场跨越时光的“艺心之约”。不仅续写了“江财人”的情感纽带,更凝聚起传承艺术薪火、共筑发展蓝图的磅礴力量。
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下午精心打造特色校友活动,以温馨场景与贴心服务,让返校校友尽享“回家”的温暖与感动。
学院在大厅布置了“欢迎校友回家”“归期已至江财等你”“相逢一笑仍是少年”等创意打卡道具,明快的色彩、充满青春感的标语,瞬间勾起校友们的校园回忆。校友们纷纷驻足立牌前,或手持“相逢一笑仍是少年”手牌拍照,定格与母校重逢的美好;或在志愿者的协助下拍摄合影,重现青春模样。同时,学生志愿者全程陪伴,不仅为校友拍摄留念,还引导大家参观学院、介绍发展新貌,让校友们在重温校园时光时,也真切感受到学院的成长与温度。从创意打卡到暖心导览,一系列举措为校友搭建起回忆青春、联结情谊的平台,让返校日成为一场充满归属感的温暖相聚,也传递出学院对校友的诚挚关怀。
据统计,学院共计有近50名校友返校参加了值年返校活动,学院党政领导、分管校友基金工作领导及联络员,部分返校班级时任班主任、辅导员也与校友们一同参加了相关活动。
随着各学院座谈会的圆满结束,当日的校友文化节系列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场场真诚的对话,不仅是一次温馨的重逢,更是一次有力的赋能。校友们将宝贵的行业经验与人生智慧倾囊相授,为在校师生带来了深刻的启发。这种思想的碰撞与情感的交融,不仅为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进一步凝聚了校友力量,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组稿/罗清胜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