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我校召开转型改革专题推进会(九)。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更加有力度推进有组织科研暨2026年‘两金’申请启动”。校党委书记刘耀彬,副校长阙善栋、袁红林、李春根,江西省纪委省监委驻江西财经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常委、校纪委书记黄海军,副校长谢花林、方玉明出席会议,各教学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独立设置的科研机构负责人、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近两年来新引进的博士及拟申报2026年国家课题的教研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方玉明主持。
刘耀彬从“如何看待科研工作”“如何做好两金课题申报”“2026 年申报工作要求”三方面展开,为全校科研工作指明方向。关于“如何看待科研工作”,他提出辩证把握“三个向好”态势、正视“三个未变” 现状,需从辩证法与历史维度认识科研发展。关于“如何做好两金课题申报”,他强调要尊重科研规律、发挥协同效用、营造自强氛围,具体要求用心用情干事、用脑用力攻坚、打破学科壁垒。关于“2026 年申报工作要求”,他明确以“五个真”压实责任:真重视,将申报纳入绩效考核并挂钩校院领导责任;真组织,建立责任体系确保工作落地;真追责,完善奖惩机制严肃问责;真扎实,以高质量标准杜绝形式主义;真干事,构建良好科研生态激发人员活力。最后,刘耀彬向全体参会人员致以国庆、中秋节日祝福,勉励大家凝聚共识、真抓实干,推动2026年国家级课题申报再上新台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阙善栋以“强化担当 激活动能 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为有组织科研提供坚强保障”为题发言。他强调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在学校有组织科研攻坚中的决定性作用,要以改革精神和严实标准,为科研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袁红林结合自身申报国家级项目的经验,从微观层面提出三点体会:一是选题须紧扣国家战略(社科)或前沿探索(自科),结合学校优势与特色;二是论证质量是关键,需清晰回应“为何做、如何做、为何由你做、有何贡献”等核心问题,避免自说自话;三是团队组建应注重跨学科、老中青结合,同时强化校院联动保障,鼓励青年教师勇于申报,以提升科研成效与个人发展。
李春根讲话围绕“卷、早、全、实”四个字展开,深刻分析了学校科研工作面临的竞争态势与机遇。他指出,在当前国家级项目申报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学校必须“早”谋划、“早”布局,申报工作要“全”面覆盖各类项目与人才,要鼓励教师持之以恒、全力以赴。最终关键在于“实”,要真抓实干、分类指导、精准服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务实举措推动学校科研事业再上台阶。
黄海军指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与持续狠抓是提升科研成果质效的关键。纪检监察部门将紧盯责任落实,以监督保障有组织科研的有效推进。
谢花林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应下放至学院;二是要构建全流程的科研服务保障体系;三是要创新组织模式,积极推动跨学科合作以攻克重大课题;四是要完善绩效考核与分配等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与创新精神。
方玉明对如何加强课题论证,如何发挥引进的青年人才作用、激发青年人才积极投身课题申报和科研等提出了要求。
科研处处长谌飞龙对2025年国家课题申报工作进行总结,系统剖析了2025年国家课题申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2026年国家课题申报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安排。人事处处长涂艳汇报了2020-2024年引进青年人才培育成效。
本次转型改革专题推进会的召开,既是学校对有组织科研工作的一次深度谋划,也是2026年“两金”申请工作的全面动员。随着会议各项部署的落地实施,学校将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优化科研生态、激发创新活力,以有组织科研的“强引擎”驱动“两金”申报质量与科研整体水平双提升,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转型贡献更多科研力量。
(文/科研处 杜雨珏 图/李军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